无限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天下末年 > 第621章 诸蔡
    蒯越与蔡瑁离去后,刘表盯着空荡荡的大殿,沉视良久。

    时而轻咳两声,时而吁嘘长叹。

    刘汉不复,已是不争事实,没有谁能够再把它从悬崖边缘给拉回来了。

    那所谓的汉家养士四百年,深入人心,也不过是句笑语罢了。所养士家,悉数为王或为诸侯,更兼主上年幼,难持大局。

    而王允,或许他尚忠汉室,但未必就没有借此机,扩大太原王氏之望。

    自己身为汉室宗亲,雄据荆襄,又有何用?北面袁术阻路,时而犯境。境内诸士林、宗族,皆有异心。

    能够维持着荆州仍从天子旗下,已是大不易。将兵北伐,匡扶河山,却是毫无可能。荆北世家的力量,根本不足以与袁氏相抗衡。更别说,蔡瑁还与袁术、袁绍等人相交莫逆,与高诚也将有姻亲之联。

    不过,这一切并非没有转机。

    随后,刘表便唤人传来刘琦。

    身在福中别院的刘琦,很快就来到大殿内,面见阿翁。

    “孩儿拜见阿翁!”

    刘琦躬身见礼,待得刘表示意后,才起身来。

    刘表看着这位曾经的爱子,依稀间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身长八尺,面容俊秀,举止端行,仪礼想从,可谓风度翩然。

    只是,刘表心底暗叹一声,言道:“琦儿,过些时日,汝去长安吧!”

    微微颔首的刘琦,猛然抬起头来,不敢置信的看向父亲。

    唇齿微动片刻,刘琦还是没有问出来了。阿翁既如此做,那定然有其道理。心中不明,也只怪自己愚笨,不能读解阿翁之意。

    “孩儿谨遵阿翁教诲!”

    刘琦伏地行之大礼,心中颇有悲戚,含泪相言:“阿翁,孩儿此去长安,恐久不能侍奉阿翁。阿翁年岁已高,日后还请万勿操劳过重,居养为要。此外,孩儿斗胆,为阿翁绘之尊容,相携于身。长安幽幽数十载,亦有为之所念!”

    “可!”

    刘表咬着牙,紧束的眼眶,哽咽一子。心里也定下心来,琦儿此去长安一行,若布筹得当,比使其承之。

    不错,长子刘琦确实不如其弟刘琮才学非凡,也不如磐而勇武善战。但其之仁孝,素闻荆襄。

    纵是眼下蔡氏威盛,琮儿得以厚资,襄阳城内,仍有贤才为之驱使,且有壮士为之效死。

    得到父亲的允许,刘琦很快便取来了笔墨纸砚。

    纾清文坊四宝!

    之后,刘琦似乎很是擅长画道,端坐于刘表身前,细笔柳丝般描绘出其轮廓。

    方正肃容,丹眉秀目,竖额挺鼻,须胡然然,似随风而动。

    接着是那伟岸身躯,锦绣华衫,冠玉珠带,金丝玉缕……

    时间消逝,刘表时而品茶会饮,坐候长子的杰作。时而抚额颔首,心思难定。

    三子之中,琦儿最长,有风范,待人仁厚,可谓是自己最佳的继承人。但是,蔡氏却不愿奉琦儿为主。

    原因嘛,刘表也很清楚。

    蔡氏想要执掌荆州,待北方群雄决出胜者,携荆襄七郡献之,为家族牟利。

    琦儿颇具英姿,又为襄阳诸学子所附,蔡瑁担心日后难以控制他。

    嗨,可自己也一样束手无策。

    承蔡、蒯二氏之力,轻易平定荆州诸宗贼,手握一州权柄,又岂能不与之厚利。现在,随着自己年岁愈高,反噬也就来的越快。

    所以,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效仿文公故事,乃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日后,只要自己谋划得当,琦儿掌控荆州,未尝不可!

    沉思之间,刘表竟未察觉刘琦已经肃身而起,捏着那半人高的画纸,吹着上面的墨迹。

    “阿翁,孩儿已毕,请阿翁一阅!”

    刘琦上前几步,双手端画,近前躬身作请。

    听到呼声,刘表这才缓过神来,接过刘琦递到眼前的画纸。

    当下便愣住了,只见画中人略微垂首,手持简牍,作思忖状。身前桌案、身侧熏炉、身后屏风,皆在其上。

    细观之下,其人与己有七分身死,条理依稀可见。

    “吾儿大才!哈哈哈……”

    刘表不禁心中悦喜,亦不吝啬夸赞之语。随即又言道:“有此尚且不足,待为父锦上添花!”

    说完,刘表执笔直书。

    大汉征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表!

    思索了片刻,刘表还是自留名讳,随即举印章之。

    “嗨,为父也无甚送于汝,且去吧。待得良时,汝必鲤跃龙门!”

    刘琦接过话,三拜:“此行千里,孩儿会照顾好自己,阿翁万勿担忧。孩儿告退!”

    “去吧,去吧~”

    ……

    此后三日,刘琦再未去拜见自己的父亲,以免平添忧愁。

    第四日,蔡中派来的使者将周王纳蔡玑一事,报回蔡府。

    蔡府上下,立马张鼓布锣,上下相庆。

    蔡玑是蔡瑁的女儿,蔡氏的嫡长女!如此大事,自然是要好好备筹一番。

    没两日功夫,所有生活在襄阳的人才真正见识到诸蔡之盛。

    襄阳城内,自蔡府而出,至北门止,十余里大道,皆悬红绸,费者不计其数。

    蔡氏往长安一行人,何止千人,车驾八百余辆,多置珍品金银。

    而这仅是小头,真正的大头仍在城外。

    汉江之中,千船塞道,悬披红绸,鼓锣震天,其势之盛,两岸皆惊。

    襄樊二城百姓,多有出城瞻慕,岸边十余里,人群弥漫。

    或是氛围不足,自港口之间,转出近千人,手拎木箱,沿途洒钱。围观之民,纷抢哄喝,奋振如虹。

    早已在此维持秩序的荆州兵马,也不得不苦笑连连,尽力维持,以免践踏。

    随后,千船纷让,入目之状,惊煞众人。

    八艘楼船,驶入众人眼目,所望及者皆肃穆而敬,痴呆万分。

    六艘三层楼船,横侧两岸相护,高八丈余,宛若江河中楼。其间所环两艘,更是高耸入云,止十余丈,五层庐阁。

    旌旗甲具,重弩硬盾,尽设之有。

    所有人都认为蔡瑁将整个荆州水师的主力都拉了过来,不然何有眼前盛壮。

    但站在远处山坡上观望汉江的刘琦,却是无奈的长叹一声。

    这便是蔡氏实力的一部分,钱财人货,楼船舟舸。

    据自己所知,即便是去掉这八艘楼船,蔡氏仍然拥有十艘。比其掌握的荆州水师,只少了两艘。

    而整个荆州所有的楼船,就是这三十艘。相比之下,东面扬州仅有一十四艘楼船,西面益州仅有六艘。

    楼船的建造工艺已经成熟,荆州蔡氏、吴会顾氏、益州官坊、徐州麋氏、洛阳将作都有造楼船的匠户。所需巨木,也悉数自交趾而来。

    只可惜,这股庞大的势力,支持的是自己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