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长生 > 章节目录 第六十九章 西火伤金
    如此一来就说得通了,昨天那匹母马不让黑公子上前吃奶正是因为察觉到这家伙体内带有剧毒,一旦让其近身,不等蹭饭的吃饱,管饭的就得中毒暴毙。

    昨晚吃完干粮不曾喝水,长生有些口渴了,背起包袱,又摸了摸袖管和腰间,确定随身携带的匕首火折子等物不曾落下,这才带着黑公子动身上路。

    行出七八里,遇到了溪流,长生急忙走过去喝水,喝完水又往上游走了几十丈,寻了僻静所在脱下了身上的衣服,他身上的这套衣服前天夜里被弄脏了,虽然经过雨水冲刷却未能洗去异味和污垢,穿在身上多有不适。

    将洗好的衣服铺在水边的石头上晾晒,长生又自溪水里洗了个澡,洗完之后衣服未干,只能自水边找个避风处坐等。

    此时刚进辰时,温度不是很高,衣服想要晾干怕是得等到午后,但是他可以等,黑公子等不得,它饿了,又过来低头乱拱。

    长生无奈,只能看向一旁的包袱,这个包袱是三云子遗落的。

    三木子死里逃生,虚弱非常,三云子不可能背着他到处跑,最大的可能就是南下回返龙虎山,三云子遗落的包袱估计是还不回去了,这包袱里有一套换洗的衣服。

    他没有衣物更换,犹豫过后打开包袱取出衣服试了试,没想到竟然非常合身,实则三云子个头并不矮,只是比三木子要矮上两寸。

    道人平日里都有戴帽子的习惯,三云子的包袱里还有一话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身上穿着校尉军装,脸上多有急切和期望,很明显是万般无奈之下的病急乱投医。

    千金翼方乃药王孙真人晚年所著,尽囊岐黄精髓,千金翼方他已经烂熟于心,自然是懂得医术的,但他不敢乱接话,因为瘟疫不同于寻常疾病,瘟疫是可以蔓延传染的,医治起来极为棘手。

    见长生迟疑,那校尉仿佛见到了救星,急忙自城门下走了过来,“小道长,你懂得医术?”

    长生不想招惹是非,本想摇头否认,但是见校尉乞求期盼的眼神,顿时心生恻隐,“我只懂得一点皮毛,远不如城中那些经常给人瞧病的大夫。”

    “懂得医术就行,我帮你把榜揭了,即刻带你去府衙。”校尉甚是焦急。

    长生连连摆手,“别别别,我医术不精,你千万不要代我揭榜。”

    见长生拒绝,那校尉也不曾勉强,“不如这样,我先带你去看看病人,你辨明病症,尝试医治,若是治得好,我就带你去府衙,若是不成,你便自行离去,可好?”

    长生拿不定主意,便没有立刻接话。

    那校尉也不等长生同意,见他不曾拒绝便连拖带拽的将他带进了城里。

    “大人,您可知道城中哪里有刚下马驹的母马?”长生问道。

    校尉不是傻子,见黑公子东倒西歪的跟在长生身后就知道他想做什么,“哪里有刚刚产仔的母马我不知道,但我家有两只山羊不久之前刚下了羊羔,可以挤奶喂这黑马。”

    听校尉这般说,长生便跟在他身后往西城去,这个校尉之所以如此焦急,无疑是因为自己的家人也感染了瘟疫。

    赶往校尉住处的途中,长生趁机询问瘟疫的具体症状,据校尉所说瘟疫出现于上个月初,患病之人发烧不退,胸闷咳喘,呕吐腹泻,四肢无力,随着病情的加重,呼吸不畅的症状会越发严重,直至无法呼吸,最终气绝身亡。

    听得校尉讲述,长生心中有了计较,并不是他根据校尉所说的症状想出了合用的药方,而是千金翼方里本来就记载有治疗各种瘟疫的方子,校尉所说的这种瘟疫千金翼方里也有记载。

    “这瘟疫并不传染牲畜。”长生说道。

    “对对对。”校尉点头。

    “患病之人有一半能活下来,病死的多是老弱妇孺。”长生进一步确认。

    “是是是。”校尉喜出望外。

    虽然长生心里已经有了底,却没有急于下定论,还需要亲眼看过病人才能最终确定。

    校尉住在西城,他官阶不高,住的院落也就不是很大,他有父母在堂,夫人和一双年幼的儿女。

    除了年轻的夫人,二老和两个孩子尽数染上了瘟疫。

    在女人拎着木桶前去挤羊奶的同时,长生让校尉将之前那些大夫开出的药方拿来看阅。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话堪称至理名言,世上的事情最怕比较,没有比较就分不出好坏,没有比较就分不出高下,这几个大夫开出的药方简直是狗屁不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浅薄片面,眼睛只盯着如何治标,全然不去追根溯源,尝试治本。

    看过药方,长生又逐一察看了卧床的四个病人,最终确定这种瘟疫就是千金翼方上记载的那种名为“西火伤金”的瘟疫。

    他包袱里有画符用的符笔和朱砂,找出来调和朱墨,转而边说边写,“人参入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用六钱。”

    “生石膏入肺经,清热泻火,除烦止燥,用六钱。”

    “天撤入肺经,清热涤痰,宽胸散结,用六钱。”

    “杏仁入肺经,降气祛痰,止咳平喘,,用二钱。”

    “葶苈子入肺经,泄肺降气,祛痰平喘,用一钱二分”

    “龙沙入肺经,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一钱二分。”

    “芦根入肺经,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此为初煎药引,用五钱。”

    “藕根入肺经,润肺益肾,补气止咳,此为二煎药引,用五钱。”

    长生写罢搁笔,将药方递给了等候在旁的校尉。

    长生说的快写的也快,校尉见他年纪小,担心他冒失鲁莽,不太敢照方抓药,“小道长,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方子您要不要再推敲一番?”

    此时那校尉的夫人正拎着木桶回来,长生急忙出去接拿,那校尉也跟了出来。

    长生接过木桶,快步走向已经饿的发昏的黑公子,见校尉跟随在后,面有忧色,便止步转身,正色说道,“真方子治病救人,行善积德。假方子误人性命,损福折寿。我知道轻重,不会乱写的,快抓药去吧,一剂药煎两次,三碗煎半碗,早晚各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