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大夏文圣 > 章节目录 第八十六章:要打仗了?顾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
    寅时二刻。

    整个京都虽依旧张灯结彩,但各种喧嚣之声也逐渐安宁下来。

    随着大夏诗会结束,京都也安静了少许。

    诗会当中发生的事情,也逐渐传开来了。

    顾锦年作千古诗词,外加上道出惊圣文章,瞬间引来京都一片喧哗。

    百姓们震撼顾锦年的才华。

    尤其是一些女子,听闻顾锦年七步作诗,瞬间倾慕。

    只不过,诗会当中,顾锦年辱圣之事,也惹来一些争议。

    但无论如何,这是大夏诗会,以诗会友,主题还是比诗词,所以这些争议并不是很大,需要时间去发酵。

    不管怎样,大夏诗会第一名,已经确定是顾锦年了。

    四首千古名诗,如果拿不到第一,那这个诗会也没有必要存在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国才子皆然有些绝望,如此盛大的诗会,虽然知道自己拿不到第一,可出了顾锦年这么一个妖孽,大家都不想继续参赛了。

    按理说,即便今日有人诗出镇国,大家也会作诗几首,就当捧个场也行,拿个第二第三都还不错。

    可顾锦年就如同诗坛中的一轮太阳,悬挂在天穹之上,令他们无法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没有一个人作诗,也不想作诗,一点意思都没有。

    自己作出来的诗,别说捧场了,给人家顾锦年提鞋的资格都不够,纯纯的丢人现眼啊。

    不过盛会结束后。

    才子们是尽兴了,虽然没有作诗,但最起码也算是见证一番千古奇景,以后有吹嘘的资本。

    但满朝文武,各国使臣离开之后,却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匈奴国运被削。

    孔顾两家彻底撕破脸。

    陛下的选择。

    这几件事情都不是小事,身为朝廷大臣,那个不是人精?这一点点的信息,可以让他们产生无数想法。

    首先,匈奴国运削弱,大夏要不要进攻?趁此机会抢回边境十二城?

    站在永盛大帝这个视角上,肯定是想发兵的,但现在的大夏能不能打仗?可不可以打仗?

    这些都是问题,而且都是极大的问题。

    他们必须要思考,这场仗能不能打,能打,为什么能打?自己有什么好处?不能打,为什么不能打?打了自己有什么坏处?

    这些事情若是不考虑清楚,等皇帝开口了,他们就不好回答了,给不出一个满意的答复,那皇帝可不惯着大家。

    尤其是,今日这些儒臣都被永盛大帝怒斥一番,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骂了几句,可实际上影响很大。

    倘若过两日朝会,陛下开口,要发兵边境,往往都是儒臣率先开口,制止战争。

    可如果永盛大帝拿今天的事情说事,儒臣还有什么好说的?自己影子都歪了,还有什么资格说皇帝?

    还有就是,孔家与顾家的决裂,势必会造成文武之间矛盾加强。

    这个倒没什么好说的,反正本来关系就不怎么好,加强就加强,互相不怂。

    可最关键的是,陛下的态度。

    永盛大帝今日在诗会上,看似秉持公道,可实际上呢?其实还是在偏袒顾锦年。

    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什么道理不道理,什么谁受委屈不受委屈的?

    一切都是利益需求,儒臣帮孔家,说到底就是想要跟孔家扯上点关系,他们不在乎顾家是怎么想的。

    顾锦年是武将集团,大家伙是凑不到一起去的,真凑在一起,死的反而是自己。

    既然文武对立已经到了极端,那我肯定是推崇我方阵营的啊。

    就好比,假设方才是在军营里面,孔宇要是敢说顾锦年提前得到答案作弊行为。

    保证里里外外所有的武将都要开喷,指不定碰到几个暴脾气的人,拉着孔宇去外面好好教育一番,然后再让孔宇重新回答问题。

    就是这么简单。

    陛下的态度,明显偏向顾锦年,这就是一个不好的讯号,借顾锦年的事,敲打这些儒臣。

    大致意思其实仔细想想可以推算出来。

    陛下有起兵之意。

    此时此刻。

    大夏皇宫。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立在烛火之下,背对着传圣公。

    “圣上。”

    “这是老夫族人,在匈奴国获取的军事机密。”

    “而且族人发现,北方边境时常有孩童消失,前前后后半年时间,已有三百余人。”

    “此事边境官员,知而不报,还望陛下明察。”

    传圣公将一份奏折递了上来,关于匈奴的军事机密。

    听到此物,永盛大帝还是转过身来,接过这份奏折。

    他翻开一阅,过了一会,不由缓缓开口。

    “看来这些年,扶罗与大金,没少援助匈奴啊,短短三年内,增兵五十万,更是秘密训练十万铁骑。”

    “这还真是不惜代价。”

    永盛大帝将奏折放在一旁,所谓的军事机密,其实就是敌方的动态,包括一些兵种数据。

    增兵五十万,这不算很夸张的事情,匈奴人本身就善骑射,是天生当兵的材料,不仅仅是因为体魄问题,大金王朝暗中的扶持也不少。

    整个匈奴国,人口差不多也就千万,但这千万人,除去老幼妇孺,壮丁约为四百万左右,一但发动战争,这四百万人都能瞬间成兵。

    也就是说,大夏王朝若是与匈奴开战,面对的就是四百万兵马。

    但可怕的不是这个,而是匈奴国的铁骑,这才是大夏王朝最头疼的存在。

    骑兵太强了。

    他们生活在草原之上,天生善骑射,骑兵是匈奴国最大的底牌。

    如果不是大夏王朝拥有龙门大炮这种神物,只怕匈奴国就不止占据十二座城了。

    龙门大炮数量稀少,倒不是因为铁矿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谁都不知道,这是大夏皇室最大的秘密。

    只有大夏王朝的大炮,才能称之为龙门大炮,威力是其他王朝大炮的数倍以上,在大规模战争上,起到极大的作用。

    先天破一切步兵阵,什么凤翼阵,一字长枪阵,回风阵。

    这些阵法都是为了防止骑兵冲撞。

    可面对大炮轰击之下,什么阵法都没任何作用。

    但龙门大炮对于骑兵来说作用性不大,毕竟匈奴骑兵移动速度极快,外加上他们也不可能傻乎乎直接派骑兵上。

    大炮也是需要等待时间,能一直连发还管你什么骑兵不骑兵的。

    当然,如果永盛大帝心一狠,直接将部署在所有边境的龙门大炮,包括京都内的龙门大炮全部拿去北方边境。

    那胜率很大。

    可一旦这样做,北方大获全胜,其他三个地方绝对要被人冲烂来。

    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会坐视不管?会容忍大夏王朝当着他们的面拿回十二城?

    这十二城意义很大,尤其是对大金王朝来说,意义极大。

    北方边境十二城,原本是抵御匈奴的缓冲地带,如今被匈奴人抢走,变成了匈奴国的缓冲地带,如果大夏王朝发兵匈奴。

    一定要从这里进攻,不然的话,从左右绕路,高山奇石,原本两三天的路程,硬生生要走数个月。

    别说将士牢狱这种官员,完全就不需要朝廷来管,当地府衙会自行处理。

    而需要增银的官吏,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至少要占据大夏王朝四分之一的税收,甚至只多不少。

    毕竟一旦增加俸禄,谁不心动?有钱都心动,反正朝廷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几人言论,说来说去无非意见很简单。

    不想打仗。

    李善算是听明白了。

    “行了。”

    “诸位,本相也听明白了,既然都不愿意打仗,那就好好劝阻陛下。”

    “想来陛下也能明白我等苦心。”

    “时辰不早了,诸位歇息吧。”

    “胡大人,本相有些事情,要与你洽谈。”

    李善开口,倒也直接,既然大家都不愿意,那我也跟着大家一起走。

    不过他临走时,特意让胡庸留下。

    “相爷早些歇息,我等告退。”

    几人没有啰嗦,纷纷起身,留下胡庸做什么,他们不知道,但与他们无关。

    等众人走后。

    房内。

    李善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子。

    “胡尚书,大夏诗会结束,京察就要开始了,老夫也有些门生,时常传来一些话语。”

    “这名单之上的人,多多少少有些问题,胡尚书要严查一二,倘若当真有问题,不可放过,若没有问题,也不能冤枉好人。”

    李善缓缓出声。

    而胡庸接过折子,但眼神没有任何一丝怪异,而是一脸严肃道。

    “下官明白,请相爷放心,下官必定好好严查,若当真有不良之事,也必然严查到底。”

    胡庸缓缓出声,而后将折子打开,密密麻麻有数百个名字,来自大夏各地郡府。

    官职都不大,但都是正职。

    名单第一个,是云乡县县令王智。

    不是什么大官,但都是正职,管控一县之地。

    很明显,李善是在安插自己的人,什么门生不门生,无非就是借京察之事,将外来人剔除,安插自己人在里面。

    毕竟云乡县县令被贬了,那谁能上去?朝廷也不会吃饱没事干,空降个县令过去。

    往往都是让二把手替补,当然若是京都中有人运作,那就不一样。

    只不过,再大的运作能力,比得上相爷这份名单?

    “恩,记住,一定要彻查清楚,做错了,该罚则罚,若无错,也决不可乱来。”

    “本相这些门生,所言之事,也不一定是真。”

    李善无比认真道,十分严肃,绝对不留下任何一点把柄。

    他身为宰相,关心一下京察,这没什么大问题,而且门生又多,得到了不少消息。

    觉得这些人有问题,让吏部好好查一查,更没什么大问题了。

    至于有没有什么过错?

    那这个还不是吏部一句话的事情,真要按照规矩来走,还挑不出你的刺?

    “请相爷放心,下官做事,一向严格谨慎。”

    胡庸认真开口。

    这话也不假,虽然是相爷开口,可自己还是要亲自彻查一下,真有问题,那就卖给相爷一个面子。

    自己也能得人情。

    可要是人家没什么大问题,你非要搞人家,这可不行,虽然你是我上司,可你让我做这种事情,一但东窗事发,死的可就是自己啊。

    没必要拿前程去换一个人情。

    “好。”

    “胡庸,本相一直器重于你,再过几年,本相也要告老还乡了,你比我小十岁有足,未来可期啊。”

    李善笑了笑,而后还拍了拍胡庸的肩膀。

    “行了,老夫先去歇息,你早点回去,明日还要参加盛会。”

    李善不多说什么了。

    “相爷言重。”

    “下官告退。”

    胡庸没有废话,缓缓倒退,离开了大堂内。

    而随着胡庸的离开。

    李善则望着茶杯,不知在思考什么。

    此时。

    镇国公府内。

    国公书房。

    顾锦年的父亲,顾千舟正站在书房内,看着老爷子。

    “告知兵部尚书,准备起草北伐之事。”

    “大夏诗会结束后,立刻上奏,让所有武官联名,借此机会,北伐征战。”

    顾老爷子的声音很平静。

    在书房火烛之下,面容显得严肃无比。

    而随着此话一说,顾千舟有些皱眉了。

    “爹,北伐之事,关乎大夏之变局,锦年诗成千古,削匈奴国运,这是好事,可若是直接发兵,大夏王朝国库并不充盈。”

    “朝内朝外,都缺银两,当真开战,并非是件好事啊。”

    顾千舟开口。

    他是武将一脉,可他更加知道的是,眼下的局势,不容开战。

    没银子拿什么开战啊?

    “无论陛下开战还是不开战,这不是重要的。”

    “只需要提出即可,把局搅乱了,敌人就会出现。”

    顾老爷子淡淡开口,他并不在意大夏王朝开战。

    而是要主动搅局。

    “爹?您什么意思啊?”

    顾千舟有些好奇,他望着老爷子,实在是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搅局?

    搅什么局?

    “匈奴国运被削,陛下今日所作所为,明显是支持锦年,那帮读书人必然会联想到陛下可能会与匈奴国宣战。”

    “可大夏国库有银,但无战争之银,只是如若陛下真要征战,到也不是不行,只是没有这个必要。”

    “让兵部尚书出面,主动提起,大夏诗会之后,朝廷必然围绕此事,争吵不休。”

    “谁吵的最凶。”

    “谁就最有问题。”

    “锦年落水之事,也就真相大白了。”

    顾老爷子喝了口茶,显得无比平静道。

    可这话,在顾千舟耳中听起来,如同惊天霹雳一般。

    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

    “爹,您的意思是说,是自己人将锦年推下水的?”

    顾千舟咽了口唾沫,望着自己的父亲,如此问道。

    “恩。”

    老爷子点了点头。

    “这怎么可能?”

    “他们动锦年作甚?”

    顾千舟皱紧眉头,觉得根本不可能,都是武将一脉,锦年死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国公暴怒?跟皇帝闹翻?然后呢?

    然后呢?

    而且顾家也不会这么蠢,直接跟皇帝闹翻,反而会用其他方式,让皇帝严查到底。

    甚至如果老爷子选择隐退半步,那顾家地位将会更加稳固。

    反正顾家不可能造反。

    那么杀锦年的目的是什么?

    “很难与你解释。”

    “这帮文官不可能对锦年下手,他们不敢,也没有必要。”

    “就算顾家倒了,难道不会有第二个顾家?”

    “大夏王朝,内忧外患,绝不可能说不需要我等武将,所以那帮文官没有任何必要害锦年。”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所以害锦年的人,是武将一脉。”

    老爷子又喝了口茶,简单的解释一番。

    “爹,武将一脉为何要害锦年?”

    “是薛国公吗?”

    顾千舟皱了皱眉,如果一定要将范围锁定在武将一脉,薛国公嫌疑最大。

    毕竟他是除顾家之外最大的武将势力。

    “不是他。”

    “他没有这么蠢,他也有后代,这样做,倒霉的只是他。”

    顾老爷子摇了摇头,直接否决。

    “不是薛国公?那会是谁?”

    顾千舟实在是想不到另外一个可能了,毕竟薛国公嫌疑最大,其他什么国公也好,王侯也罢。

    有啥意义?

    真把锦年害死了,面临的是顾家雷霆大怒啊。

    有必要吗?

    “当真是愚蠢。”

    “我真想不明白,你这种脑子,怎么生出锦年的。”

    “老六说的没错,孙子都是继承爷爷的,这话没错。”

    老爷子骂了一句,同时自夸一句。

    “爹,您直说吧,老是瞒着孩儿做什么?”

    顾千舟也无奈了。

    “我问你,倘若锦年当真溺水出事,顾家雷霆大怒,往坏处想,与陛下撕破脸,但我顾家绝无造反之心,只要求陛下彻查清楚。”

    “只不过这事查的清楚吗?最终结果,必然是找那批文官当替罪羊,而那个时候,陛下会让我做什么?”

    顾老爷子开口,询问着顾千舟。

    “会做什么?”

    顾千舟皱眉,但下一刻,想到了答案。

    “调离京都,镇守边境,或者出征匈奴。”

    顾千舟想到了答案。

    得到答案,顾老爷子稍稍有些满意,最起码顾千舟还没那么蠢。

    “可若是老夫隐忍下来,陛下会做什么?”

    顾老爷子继续问道。

    “还是调离京都,锦年若是真出事了,爹您一定不会善罢甘休,陛下为顾全大局,还是会派您去边境。”

    “而且很有可能是北击匈奴,世人都知道,爹您曾经立言,要屠尽匈奴人。”

    “所以,陛下不会担心您拥兵自重,再者边境之地的将领,是薛国公的人,也不担心您做什么事。”

    顾千舟开口,如此说道。

    “没有什么担心不担心的。”

    “陛下一定会防我,但也一定会让我去边境,而且一定是与匈奴开战。”

    “以外患平内乱。”

    顾老爷子神色平静,对顾千舟所言,并没有认可。

    可顾千舟忽然明悟了。

    “害死锦年,是希望北方开战。”

    “有人想要大夏与匈奴开战。”

    “只可惜的是,锦年没有出事,爹您也没有太过于激烈。”

    “让对方计划落空,如今匈奴国运被削,他就一定会出面,强烈要求出征。”

    “谁最激烈,谁就最有嫌疑。”

    “爹,我懂了。”

    顾千舟开口,瞬间全部想明白了。

    “明白就好。”

    “不过,你说的也不一定。”

    “反正好好盯着即可。”

    “行了,方才所言,快些去做。”

    顾老爷子出声道。

    实际上还有几个逻辑,他没有想通,而且主动提征战的事情,也是在帮顾锦年分担一定的压力。

    顾锦年今天所言,的的确确影响很大,大夏文人定会抓着不放。

    可若是要打仗了,大家就不会关心这件事情,而是关心战争之事。

    毕竟一旦开战,大夏王朝必然一片恐慌。

    用一件大事,来遮盖另外一件事情的影响力,这也是顾老爷子的想法。

    “行,那爹,孩儿告退。”

    顾千舟不啰嗦,转身离开。

    待顾千舟离开后。

    顾老爷子望着火烛,浑浊的目光,满是沉思。

    “是建德余孽与他达成交易,才敢害锦年。”

    “是什么交易,能让他敢这么大胆?”

    “绝对不是钱权。”

    “他有天大的把柄在对方手中。”

    “足矣株连三族,否则绝对不敢对锦年下手。”

    “把柄。”

    “过错?”

    顾老爷子呢喃声响起,他在思考,是谁在暗中出手。

    同样。

    星空之下。

    大夏书院。

    一路上,王富贵,江叶舟等人纷纷开口,赞叹顾锦年今日之事。

    顾锦年全程笑而不语。

    等回到大夏书院后。

    突兀之间,苏文景的声音响起。

    “锦年。”

    “老夫有些事与你商谈。”

    “你随我来。”

    随着苏文景开口。

    众学子皆然看向顾锦年。

    “好。”

    顾锦年没有啰嗦,直接跟着苏文景前行。

    其他人则各回各处,有些人则去其他学子房内,迫不及待想将今日的事情告知他们。

    毕竟有不少人没去,类似于许涯四人,还有觉心三人,以及瑶池仙子等人,就不感兴趣。

    一刻钟后。

    往圣堂外。

    苏文景立在树下,望着顾锦年道。

    “锦年,还记得之前的赌约吗?”

    他开口。

    打破宁静。

    赌约?

    顾锦年微微皱眉,但刹那间便想到了是什么事。

    之前在小溪村,与苏文景的赌约。

    “先生,不是已经履行完约定了吗?”

    顾锦年有些好奇。

    当初苏文景前来找自己的时候,已经回答了。

    关于天命嘛。

    “那次没有完全回答。”

    “今日,老夫将一切告知你。”

    苏文景淡淡开口。

    -----------

    -----------

    推荐一本好书《你们练武我读书》,挺好看的,大家可以支持支持!!超级链接在下面!

    月底求月票了!!!!!!!!!

    ------题外话------

    还好没过十二点。

    今天两万字更新。

    恩,答应的爆发做到了。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