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对弈江山 > 章节目录 第四卷不好医馆 第六十八章 夜探
    夜,龙台。

    夜已深沉,秋风茫茫。落叶飘荡,整个龙台白日的繁华,皆归于一片深秋的凄凉。

    不好堂的后堂正厅,烛火晃动,隐隐似说话的声音传出,不过顷刻之间便湮没在呼啸的秋风之中了。

    此时的苏凌正坐在一张椅子上,身旁是一卮毛尖香茶。

    只是香如故,茶已凉。

    身旁王钧正和他说着什么。

    但听王钧道:“公子不等那个浮沉子么?”

    苏凌淡淡一笑道:“等他?谁知道他心中究竟向着谁?他白日突然前来,似乎不像表面那般简单,据林不浪所言,方习那出戏他应该是知晓的,若他真有心帮我,为何不在方习发难当日便现身帮忙呢?怕是存有私心吧。”

    王钧闻言,忙道:“公子,难道那浮沉子想对你不利不成?”他早已习惯唤苏凌为公子,这些日子以来,苏凌抽空曾去王钧家中看望他瘫痪的老娘,并亲自诊脉喂药,把这娘俩感动的痛哭不止,直呼恩人再造。苏凌好言劝慰,那王钧的老娘定要让王钧跪了苏凌面前磕头,发誓要一辈子跟着苏凌。

    只是苏凌虽然医术精通,但王钧的老娘毕竟在病榻日久,所以想要彻底有所改观,还是需要许多时日的。

    只是苏凌眼神奕奕,向王钧说,他的老娘定然可以重新恢复行动自如。

    那王钧伺母至孝,已然在心中把苏凌当做至亲之人,便是要了自己的性命,他也舍得。

    故而,他一直称苏凌公子,苏凌也就随他叫去了。

    苏凌闻听王钧这样说,淡淡一笑道:“这浮沉子有些小心思,但若说害我,倒也不至于。只是若我不单独先去,定然窥测不到那两仙教和两仙坞真实状况,所以我还是要先去冒冒险的。”

    王钧闻言,担心道:“那我随公子前去。”

    苏凌摆摆手道:“那老杜是个粗人,你随我去了,这不好堂如何运转?你记住,我走之后,若明早未回,莫要去寻我,也莫要慌张,跟杜恒说我去你家看你老娘去了,你们照常开店便是......只是有人来瞧病,你登记下来,我回来了再说。”

    王钧抱拳点头,可是似乎有话说不出口。

    苏凌笑道:“你我之间,有话便说吧。”

    王钧这才道:“若公子一直不回来呢?”

    苏凌思忖了片刻方道:“无妨,若三日后我仍未返回,你便亲自去找郭白衣,让他去找黄奎甲去龙台山西山坳两仙教救我。你久居龙台,想必地形颇熟。”

    王钧郑重的点了点头。

    苏凌这才站起身来,走进内室,换了一身黑衣,用青纱遮了脸,将短匕藏于怀中,便要出门去。

    王钧忙道:“公子,这短匕虽然锋利,但却过于短了,我这里有一柄剑,是我雇铁匠打造的,虽然不是宝家伙,但兴许好用一些。”

    苏凌接过那剑,在手中掂量了一番,觉得重量倒也趁手,随即点头道:“一会儿你回去,莫要惊动老杜,那家伙吃得饱、睡得香......让他多睡一会儿。”

    说罢,苏凌刚推门要走,便听到后门有敲门的声音。

    苏凌脸色一变道:“浮沉子来了......”

    王钧也是脸色大变道:“来得好快!”

    苏凌急声道:“你去开门,帮我拖住他,最少要拖住他一个时辰......无论用什么办法。”

    王钧点了点头。

    再看苏凌一道残影,已然跃上房些什么。

    灌木丛的掩映下,果真有一队道童打扮的人顺着蜿蜒曲径,朝着苏凌这边来了。

    但见这队道童,不过二三十人,看年龄最大的不过十四五岁,皆是稚气未退的模样。

    也许是深夜十分,每个道童的脸上都挂着些许的疲惫之意。

    那话音正是从最前的两个道童嘴里传来。

    那两个道童走在最前,每人手里托了一个托盘,苏凌看去,左边道童手中托盘里盛着一个玉柄拂尘,拂尘毛色雪白,看来是颇为精贵。

    右边那个道童手中托盘托了一个青铜质地的玉净瓶,泛着金属独有的光芒。

    左边的道童先出声道:“不知为何?今日这洗礼法会为何要选在三更半夜呢?真是不让人睡觉!”

    右边道童闻言,忙摇摇头道:“清源,小声些,莫要背后议论!咱们师尊玄阐仙师和总观的浮沉子仙师都是法力无边的神仙,他们参悟的天机时辰怎们会有差错?咱们还是快些到引仙洞去,莫让咱们师尊等急了。”

    左边道童似乎不以为然的撇撇嘴道:“清虚师兄,你也太过小心了,师尊在引仙洞,怎们就能听到我们说些什么?再者那浮沉子仙师不是还未回来么?不着急的!”

    两人便说便走,身后的数十道童却是恍若未闻,一言不发。

    引仙洞?洗礼法会?这是什么把戏?

    苏凌思忖了一番,听得这两个道童说那玄阐仙师会在法会中现身,他便打定主意,暗暗的跟在他们身后,朝着引仙洞去了。

    那队道童走了一会儿,前面的清虚忽的停下身去,狐疑的朝后面看了一眼。

    苏凌看得真切,迅速的闪到一棵古树之后。

    清源疑惑道:“师兄,怎么突然停了。”

    清虚并不回答,走到队伍最后面,似乎观察了一番。这才转头道:“方才似乎听到了一些声音。”

    清源疑惑道:“我怎么没听到,哎呀,师兄也忒也得疑神疑鬼了,咱们这里地势险要,那院墙又如此高,能有什么人进的来的,怕是风大,你听错了。”

    清虚点了点头道:“看来是风声......我们快些走罢。”

    队伍再次动了起来。

    苏凌长叹了一口,等那队伍走得远了,这才从树后转出,依旧跟在他们身后,只是这次不敢再跟的那么近了。

    这两仙观果真浩大,那队伍在这观中走了好久,仍未有停下的意思。

    苏凌眼前的景象也跟着队伍的行进渐渐的变了起来。

    最初时,皆是些楼阁长廊,更有炉鼎在旁,其上青烟袅袅,一派仙府洞天气度。

    走了不知多久,那楼阁长廊尽数不见,周围皆是密林荒草,那些道童在其中穿行而过,若一个不留神,他们的身影便被这荒草深林遮了去,再也找寻不到了。

    又走了些时辰,那深林荒草也全然不见,只有光秃秃的怪石陡壁,星罗棋布的罗列在两旁。

    没有半点星光,除了那队伍最前的两盏灯笼发散着微微光芒,照亮他们脚下的路。

    还有和着山风的沉钟嗡嗡,传出好远去。

    那队伍正行间,忽的再次停止。

    苏凌隔着队伍朝前看去。

    只见眼前皆是陡壁悬崖,正中一处深不见底深渊横在前面,深渊极为宽阔,一眼望不到对面。

    那深渊的尽头,一处茫茫大山横亘,正中之处是一个黑漆漆的大洞口,洞口两侧有铜铸的烛台,烛台上各有一根颇为粗壮的蜡烛。

    那蜡烛光芒闪动,任凭风如何吹去,却只是晃动,不曾熄灭。

    那烛光照亮了洞口数丈之地,再往深处,那烛光便无法到达,一片黑暗。

    然而,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这万丈深渊之上,竟然飞架了一座孤零零的石拱桥。

    那石桥自他们的来处一直延伸过了深渊,另一头正搭在山洞口处。

    悬崖陡壁、深渊茫茫,孤桥飞虹,实乃一绝。

    苏凌暗自思忖,想必桥尽处的那个凿山而建的山洞便是所谓的引仙洞了。

    但见这队人过了石拱桥,山洞口便迎来了四个年青道士,皆打了稽首。

    “信众可到齐了?”清虚问了一句道。

    那四个青年道士里有一人道:“都已到了,只是浮沉子仙师还未回来。”

    “师尊呢?”

    “师尊说了,再等一会儿,浮沉子仙师若还未回来,便不等他了。”

    说完这些话,这四个年青道士随着这队道士走向洞中去了。

    苏凌这才闪身出来,快速的掠过石拱虹桥,也朝那洞里走去了。

    苏凌进的洞中,才发觉洞内虽然黑暗,好在每走不太远便有灯蜡晃动,皆是凿石镶嵌,苏凌大体也能看得清楚明白。

    苏凌发觉,这引仙洞竟然是一个石洞,除了两侧和头完,那些广场中的人,再度安静下来,皆又是盘膝坐下,口中念念有词,一派诚心向道的模样。

    苏凌暗自觉得好笑,浮沉子仙师这会儿能传信过来?

    怕不是不知道出了几趟恭,在茅厕可能站的起来么?

    又过了一会儿,忽的有人高声道:“诸位安静,玄阐仙师到了!”

    此话一出,那广场之上,数百余人皆鸦雀无声,脸上带着无比的虔诚和庄肃,垂手站起,朝着左侧看去。

    但见一队童子开道,又有数名仙娥莲步摇曳而来。

    再往后看,一个身材中等的道士缓步而来,身后还有两个仙娥掌扇,扇面之上皆画着看不懂的仙符。

    苏凌暗道,好大的做派。

    又朝着这道士看去,见他皱纹积累,看来是上了不少岁数。然而却长得不丑,鹤发童颜,寿眉垂鬓,白色长须之上,两片红唇,那双眼睛虽然微微睁着,苏凌却感觉他的眼中散发着两道若有若无,仿如实质的光芒。

    苏凌暗道,这阐玄仙师练的好一身内气。

    玄阐仙师身穿一身雅白色宽大道袍,道袍后摆在地上拖出好远,道袖宽大,仿佛包罗万象,无风自起。

    苏凌看去,那玄阐仙师果真慈眉善目,身前身后更是一副得道出尘之姿,倒也真就应得功参造化,道法无量了。

    这广场数百信徒见玄阐仙师来了,皆纷纷跪下,大礼参拜齐齐道:“信徒参拜玄阐大德仙师!”

    那玄阐仙师也不说话,就那般缓步走上正中水池前的高台,在左侧的位置上坐下。

    这才睁开双目,扫视了一番跪着的信徒,方才张口,声如洪钟,稳如泰山道:“诸位起来吧,既然入了我仙家道门,那俗世的礼节可以免了!”

    这数百信徒方纷纷起身,垂手站立,一副恭听教诲的模样。

    那玄阐仙师又道:“清虚,可准备了?”

    清虚小童忙走了出来,打稽首道:“师尊,一切准备停当!”

    玄阐仙师闻言道:“浮沉子仙师因在观中顿悟天机,一时赶不过来,既然天意如此,我等也不必再等了,如此,便开始吧!”

    苏凌心中一顿,暗道,我倒要看看这玄阐仙师装的什么神,弄得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