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锦衣状元 > 《锦衣状元》正文卷 第九百四十九章 选择性同意
    奉天殿,朝会现场。

    一场有关皇帝发起大礼议,而臣子做激烈反对的廷议,就这样在提前预警的情况下,在这一天清晨展开。

    皇帝先做了开场白,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将自己的决定公之于众,无非还是要以朱祐杭为皇考,不承认自己小宗过继大宗之事,也就是坚持「继统不继嗣」的原则。

    不出任何意外。

    先由礼部尚书汪俊出面跟皇帝据理力争,援引自古以来皇朝更迭的先例,向朱四表明了自古帝王没有说小宗只继承皇位而不过继大宗的先例。

    皇帝这边出面抗辩之人,乃翰林学士黄瓒。黄瓒引用的也是老生常谈的论点,便是朱四为兴王府世子时,并未有一天被立为皇储,并且秉承「兄终弟及」的原则,在朱厚照和朱四间也没有体现更为清楚,并提出朱祐杭只有朱四这一个儿子,长子不能出继等原则……

    双方据理力争。

    但说到底这朝廷的主导者是朱四。

    听闻下边吵了半晌,朱四好像拍板决定一般道:「朕心意已决,以诏谕发翰林院,十日后上诰文,祭告天地!」

    如此激烈的反应,大臣们其实是有预料的,毕竟昨日皇帝就找他们做出预警。

    此时内阁首辅蒋冕走了出来,以文臣之首的身份,直接跪地,请求御座上的嘉靖皇帝收回成命。

    此事拖到中午,双方仍在相持中。

    翰林院内,众人不断打听皇宫内的消息。但就算此时大臣们都在皇宫,可还是有不少消息传出来,乃皇帝有意找人放出。

    杨慎作为新任侍讲学士,也是作为先前大礼议的核心人物,此时翰林院中多数人还是以他马首是瞻,毕竟这些普通的翰林也知道,要跟皇帝作对,形成大的舆论效应,非要有杨慎这样在中下层文人中有着强大号召力的官员出面不可。

    皇帝跟明皇帝对孙交还是有所不满。

    让你孙老头没事总喜欢当中立骑墙派,这下吃亏了吧?我们不待见你,皇帝也没把你当自己人!

    本来你熬过今天,或许就能当真正的吏部尚书,偏偏这时候跳出来找存在感,终于吃瘪了吧?

    「谢陛下隆恩。」

    孙交如愿以偿,心中大慰,脸上浮现笑容。朱四转而瞪向礼部尚书汪俊,问道:「礼部,你们是不愿意执行朕的谕旨,要跟朕作对到底是吗?你身为礼部尚书,没有把朕放在眼里吗?」

    汪俊一看这架势,好像明白到什么。

    其实不但他明白了,那些挑头的顶级文臣,诸如蒋冕、毛纪和乔宇等人,也都看明白了。孙交请辞能成功,那是在给他们打样呢。皇帝这番斥责汪俊的话,不正好说明,皇帝想让汪俊主动请辞滚蛋吗?

    汪俊道:「臣无能为力,请陛下另请高明!」说着,汪俊也把自己准备好的请辞奏疏拿出来,这东西众人已商议好,在场文臣几乎是人手一份,只是孙交先拿出来而已。

    张佐赶紧下来,把汪俊请辞的奏疏转交给朱四。朱四接过去看过,冷冷道:「汪尚书为朝廷鞠躬尽瘁,在议礼之事上出力不少,只是没有洞悉朕的意图,总是想跟朕做一些不同的选择……好吧,朕也不为难你,你也回乡颐养天年吧。」

    皇帝这次不同于同意孙交请辞,对汪俊的态度,分明是让汪俊主动辞职,毫无情面可讲。甚至可以说是把汪俊赶出朝堂。「陛下,请三思而后行。」

    蒋冕虽然知道请辞是一种要挟的手段,但现在汪俊的请辞真被皇帝同意了,他还是要赶紧出面为汪俊争取。

    要是礼部尚书都干不下去了,那谁来阻挡皇帝大礼议的进程?

    朱四道:「汪尚书主动请辞,难道朕要拂了他的面子吗?还是你们觉得,朕跟诸位卿家应该继续这么僵持下去?

    「朕把话放在这里,大礼议朕是坚持要推进的,这已不单纯是朕一个人的事,而是大明朝廷上下人人皆都应该在意的事。礼部尚书不能议,那就换一个礼部尚书上来,诸位卿家有意见吗?」

    「陛下……」蒋冕实在听不下去了。

    皇帝刚把汪俊赶走,意思是还不满足,要继续对他们这

    些老臣下手。

    蒋冕等人是何等委屈,自己一心为大明,却落得被皇帝厌弃的下场?

    文臣既不能体谅皇帝的想法,皇帝也不会跟文臣做同一考量,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好像只能一拍两散。

    朱四厉声喝道:「诸位卿家,现在议礼之事先放在一边,你们说说,谁来担任礼部尚书,可以推进朕的主张?现在就廷推吧!「

    汪俊人还没走,茶已经凉了,当着汪俊的面,皇帝就要让在场大臣推荐新的礼部尚书人选?

    黄瓒毫不客气地走了出来,道:「南京兵部右侍郎席书,可堪当此任!」

    「啊?」在场文臣一片哗然。

    皇帝刚说要廷推,你黄瓒就这么迫不及待把议礼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席书调到京城来当礼部尚书?

    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

    朱四道:「席书?就是前湖广巡抚席书?他的主张,朕看过,既能引前朝旧典,又有新主张,以他为礼部尚书,最合适不过,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蒋冕毫不客气地出面拒绝:「陛下,不可!」朱四冷声喝问:「蒋阁老,要是有更好的人选你就说出来,光说不可,算什么意思?「

    君臣间火药味非常浓厚。

    蒋冕知道劝不下去了,举荐非议礼派的人出来,皇帝也一定不会同意,此时只能走「最后一步」,他举起自己的请辞奏疏道:「陛下,老臣请辞!」

    「不准!」

    跟之前二人请辞获得当场准允不同,朱四这次连想都没想,便直接回绝了蒋冕请辞的提请。

    这点连黄瓒一时都没看明白。

    朱四道:「朕同意更换礼部尚书,是让你们重新议定大礼之法,如果全都是先前毛尚书和汪尚书这样的人,那最后结果岂不是只有一种?每次都跟朕的诉求不同?现在朕只以礼部尚书之职,换诸位安心留在朝堂,你们可是要全部请辞,来给朕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