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狼烟晚明 > 章节目录 第55章 入豫
    第55章 入豫

    从延安出来这一路上,直到潼关,关盛云为了锻炼队伍,采用的是“卷帘式”行军。这是这个时代“敌境行军”的标准做法。

    前一日宿营时,大军前后的塘骑斥候要确保周围二三十里内没有大股敌踪威胁。塘骑的侦察范围仅限于主要方向,不可能细致到扇形区域所有地方。不过这便足够了,在没有即时通讯手段的时候,即使有小股部队能隐蔽躲过精锐塘骑的眼睛,也不可能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大军造成什么威胁。

    次日拔营,辅兵们拆帐篷收拾物资战兵们吃早饭的时候,塘骑前出远探。传回安全信号后,先是马队前出二三里,选择一片开阔地立定压阵,这支机动部队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然后各战兵营根据塘骑传回来的道路条件(比如容几人并行)整队,便装持械,轮流充当前锋部队依次通过。每个步队后面都跟着若干辆大车,装载着本队战兵们的甲衣和鹿砦拒马等简易野战装备。各战兵营把辅兵辎重营和中军保护在队伍中间,前一日做前锋的战兵营改为后卫,殿后通过。最后,马队再行跟上,全军以营为单位滚动前行。

    出潼关时轮到尤福田的怒涛营做前锋。阌(音“文”)乡是个小城,守军本就没几个,且没收到任何预警——话说回来,其实就算收到也没任何作用——与其说攻下,不如说尤福田直接开了进去。几个守门的老弱军士,目瞪口呆地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向自己径直开过来的大军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城门都忘了去关,更没人想到去通报。转眼间,尤福田便在三十几名亲卫的保护下策马冲到近前。

    既然没有任何威胁,尤福田也懒得非要跟几个老家伙过不去,挥挥手,让亲卫们迅速穿城而过,阻断阌乡到灵宝的陆上交通,自己勒定坐骑,与城门卒们攀谈起来。平日里饭都未必顿顿能吃饱的老卒们看着远处黑压压越来越近的大军,尽管心里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没人敢有一丝一毫的反抗,都是知无不言。等大军入城,尤福田已经把阌乡的大概情形了解得差不多了。

    与此同时,三十几艘快船在北面的黄河里顺流而下,箭一般越过阌乡县城后一字排开,拉出两道封锁线,同样阻断了两岸及河南府(河南省与潼关交界的这片地方,在明朝叫河南府,与前面说的几个府城平级。注意,河南府在河南省治下,两者不是一回事)境内的黄河水路交通。

    罗咏昊并不担心山西那边发现船队。光天化日,大河里如此之多的舟筏运载军资,无论如何任谁也瞒不住。不过,这没什么大碍——没有黄河大桥,也没有电话电报,两岸传递消息只能靠摆渡船。只要控制了一段河道,即使发现异常,黄河对岸山西方面的芮城是个级别低得不能再低的小城,绝无自作主张的可能,这等重大军情要向平阳府报告。平阳府再报到省城太原、太原府总要核实一下吧?晋南都是山,山路弯弯沟三千,一来一往少说又要十天半个月。就算尽职尽责,好吧,说完全不负责任也行,太原府不再进一步核实消息的真伪,也要一面报告京师,一面向河南方向预警——还是要兜个大大的圈子:要么送彰德府、要么送卫辉府、要么送怀庆府,这些府城再把消息一份送省城开封,一份送河南府的府城洛阳……兜完这一圈,少说也要个把月的工夫——这还仅仅是第一条预警信息!

    罗咏昊唯一担心的是阌乡到灵宝,再从灵宝到陕州(今三门峡市)的这段陆路。

    这一段路,总长一百五十余里,其中有七十余里是狭窄的山路。北邻滔滔黄河,南面是悬崖峭壁。在二者之间,一条小路沿着谷底蜿蜒而过——秦汉时期的函谷旧关便在这里。

    罗咏昊的担心可不是杞人忧天。安史之乱时,著名的灵宝之战便发生于斯。

    一代名将哥舒翰镇守潼关,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数月攻之不下,乃诱哥舒翰弃险野战:命崔乾佑屯老弱卒于陕郡(明称陕州,今天的三门峡市),精锐部队伏于南面山河南山东几个省久旱无雨,流民很多,本着对圣天子的满腔挚爱和对朝廷的无限忠诚,不惜冒着得罪同僚从而被大家“构怨讥谤”的风险,向朝廷预警:流贼作乱,殷鉴不远,邻省务须提高警惕,谨防于胜良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汇报具体战果的是另一份单独的奏章,活灵活现地在圣天子面前展开了一幅精彩纷呈的战斗画卷。尤其榆林卫的李长发参将,“延府甫陷贼势大张之际”慷慨率部决死突击,“被矢者三仍瞠目仗剑”、“怒斩溃卒稳定军心”、“终获全胜”等感人事迹、还有安塞知县常文平,乘贼不备手刃贼酋,高举其首级登高一呼,军民同心,“众贼心胆俱裂,掩面嚎啕而奔”的生动场面……各位大人、师爷,都是舞文弄墨的行家,随手写个小文就能编段评书,一堆文字高手闭关多日共同润色出来的战争小说,直接把圣天子看得如痴如醉。据尚寝局的公公们偷着传出来的消息,圣天子甚至把这份奏章带回了寝宫,先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给贵妃娘娘念完才神勇无比地把娘娘按倒的……

    奏章的末尾,是林林总总的有功之臣名单。而且,陕省三司的大人们联名上奏,已经在全省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秦兵大操”运动。愈战愈勇的赳赳老秦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开赴任何战场,像在延安府一样,击败任何贼寇,为圣天子、为朝廷,马革裹尸血染黄沙在所不惜!

    内阁、六部和都察院,该走的门路都疏通过了,纵然那些心地最歹的怀疑论者,面对兵部“俱系真正壮贼”的首级勘验结果也是无话可说。两百六十九颗带着喉结死不瞑目的首级就摆在兵部院子里,这等赫赫武功,谁能否认得了!

    圣天子龙颜大悦:赏!常文平乃国之干城,由知县直接擢升延安府通判、李长发加副将衔,并由圣天子亲笔手书“忠勇”二字赐之、陕西三司的大人们虽有不察之过,但亡羊补牢尤为未晚,教吏部大计概作优评,其余人等俱各有赏——能升官的升,升不了的荫子侄赏世职,除了朝廷的赏金由户部核销,圣天子还从内帑里拿出两千两让陕省自行分给功臣良将,免了兵祸府县三年田赋(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免七成,第三年免五成),陕省报上来的兵费开支由户部优先从宽核销……

    罪魁祸首于胜良么,本该千刀万剐,朝廷本着宽大为怀的一贯作风,既已身死,褫夺其官,抄没其家,妻子发往云贵烟瘴之地流放充军!

    陕省官员们额手称庆笑逐颜开之际,陕州的告急文书终于十万火急地发往河南府的府城洛阳(河南府只是豫省八个府城之一,类似于今天地级市的概念。其他七个分别为: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归德府、南阳府、汝宁府。还有一个汝州,面积也不小,算直隶州。河南省的省会是开封)。

    不过,这份告急文书不是从被攻击的陕州,而是从渑池县发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