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狼烟晚明 > 章节目录 第98章 大捷
    第98章 大捷

    百姓们炸了窝,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王们该是已经开拔回了新安。有几个胆子大的,结伴沿着官道往回跑了一段,想回家看看。不久又都跑回来,带回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消息:函谷官道早被刨得一塌糊涂,比府城前面的沟壑还多、还深!百姓们这才明白,前几日大王们来挑人,说的是修路,原来竟是去破路的!

    有个成语叫群龙无首。望文知意,哪怕是一群蛟龙,没有首领时都会陷入一团纷乱,何况是几千大字不识的文盲百姓。绝大多数百姓们吵吵着要回家:官道上被刨了坑,爬过去不就行了么?于是众人再次上路了。然后……有人便掉进了陷阱里。

    官道上不好挖陷阱——行人的踩踏、车辆的碾压,几十上百年下来,土路已经很硬实,挖陷阱被会很容易被看出来。但先在路上刨个大坑,坑底再设个陷阱就容易多了:铺张破席子再撒点浮土上去,神仙也难辨。看着坑底几个被尖木桩穿体而过惨呼哀嚎的家伙,百姓们再次哭喊着蜂拥回到洛阳城前。他们要找官府的大人们为自己做主。

    这日午间,戚晓光远远见到对面贼人营地一阵大乱,蚂蚁样的人群忽东忽西没头苍蝇般地乱窜,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联想到援兵虽近在咫尺却一个个驻足不前,自己这个四品知府说话的分量太轻了些,没人会买账,于是去找寿王想办法。太阳已在西边半天空摇摇欲坠,戚晓光刚刚从寿王府回到西城楼,便见到几千叫花子样的家伙们完全不顾脚下的沟坎磕绊,拖着扛着木锨锄头(可舍不得丢呢)漫山遍野地向城墙涌过来。看样子这些是百姓,不仅没有衣甲刀枪,连云梯都没带,绝不像是就这么来攻城的。不过几天前在函谷关被贼人用差不多的方式诈过一回,惨痛的教训记忆犹新,丝毫不敢大意,于是吩咐守军放箭压制。

    城上射来的羽箭并不是很多,准头也差得很,但百姓们既没有木盾护体又不懂得找掩蔽,都是自顾自一味向城跑,陆续还是有一些中箭的。直到跑在最前面的几十人被射倒,大家方才明白过来:原来城上的大人们眼里,分不清哪个是被胁迫的良民,大家统统都是贼啊!所有人都不敢再跑了,趴在地上哭喊着,希望大人们能知道,自己真的不是贼。

    城头上停止了射击。虽然戚晓光完全听不出一片隐约的喧杂中各人喊的是什么,但总算看出了不对劲。墙上缒下两个筐子,有兵丁挥手大喊着让人过来,知府大人要问话。

    两个胆子大些的家伙被吊上城墙,趴在戚晓光脚前前言不搭后语地讲着,直到夜色完全笼住了四野,戚知府才明白了大概:这些人大部分是新安的百姓,贼人已经离开,函谷关道已经被贼人们刨得短时间内难以通行了。

    戚晓光与知府同知丁世昌、通判梅庭芳、谢远斌及蔡文英等商议了半宿,也没拿定什么主意:贼人到底是真的退了,还是在半路上设伏,等着把追击的官军一网打尽,然后趁势一举破城?这几天的时间,足够贼人们在北面的山壁上开出屯兵的地方了!何况还有谷水,只要山壁上发出信号,也许贼人们已在上游泊了大量舟筏,顺流而下便能轻易掐断追兵后路。

    最后大家得出一致意见:以不变应万变,按兵不动,看一阵再说。

    当然,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报捷!

    洛府的官员们心里很清楚一件事:不管贼人是真的跑了还是使诈,反正只要官军坚守不出,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洛府将依然是安全的。这期间,大捷的奏报必须快马加鞭送到京师!

    一则是宽慰圣天子之心、二是堵住宵小之口、三是要保住各自头上的乌纱帽、其四,要提振各路援军的士气,同时“善意”“提醒”“友军”们:本府已经击败了贼人,你们根本就没到战场,别把府城周围祸害得太厉害!

    大明的官员,文官们可能不会管理地方,武将们可能不会打仗,但有无论文武,绝大多数人三件事都无师自通,而且,个出有什么不对吗!

    侦察贼情的工作,自然落在蔡文英身上。蔡知县应该讲已经“三世为人”了:既没有像傅跃辉那样直接死在县衙岗位上、戚晓光又在函谷关把一心舍命断后阻敌的他拖回洛阳,本身更是新安父母官,所以这探察的任务责无旁贷。

    城门是决不能开的,第二天一大早,蔡文英和二十几个要么贪图重赏要么怕被当场砍了脑壳的新安守军再次坐进箩筐,被从墙上吊了下去。蔡知县刚爬出箩筐,便被饿了一天一夜的百姓们围住了。看着这些鸠形鹄面号寒啼饥的家伙们,蔡文英暗自叹了口气:像点人样的都被贼人们掳去了。洛阳府的大捷需要首级、拿到捷报抄本的省城和各府的大人们不会傻到坐等朝廷命令,便都会给各路友军下达“加速进剿”的严令。他们都需要大捷——而大捷,必须上缴首级!

    这都是无可奈何的事,爱民如子的口号喊得再响亮,未来也绝不是一个戴罪之身的七品知县所能有丝毫改变的。至于食物,更是想都不要想——你们前日还在帮助贼人攻城,难道还指望官府给你们发馍馍不成!别说什么被胁迫的废话,你是什么东西,为朝廷去死才是本分,为什么不去死?!

    在蔡文英的厉声呵斥和官兵枪棒刀鞘的抽打下,几千民众无奈地返身踏上了回家的函谷关道。为了以防万一,城外的沟壑暂时还不能填,但先把官道修一下,让它好歹能通行是侦查贼踪所必需的工作。不过,修路比破路要费力多得多,贼人们不仅在一些坑底设了陷阱,更绝的是把挖出的土方全部倾倒进道旁的谷水里!若想填平那些大坑,就必须从北面的山壁上再取土!狭窄的施工正面,饶是人再多也都得在后面瞪眼看着使不上力。直到第二天,死伤了二十余人后,官道才勉强通了不到三里,蔡文英不得已派人回报洛阳,从城头丢了些杂面馍下来,否则,这几十里路上的大坑,便只能用几千饿死鬼的尸身来填了。

    好在贼人们破坏官道只是靠东的二十来里比较彻底,越向函谷关靠近,修路的工作越轻松,归心似箭的百姓们都惦记着家里,干得愈发卖力。第六天,蔡文英终于重新回到了新安县衙,好吧,确切的说,是县衙的废墟——关盛云临走时放了一把火,官衙已经被烧成白地了。

    历尽千辛万苦的百姓们终于回了家。不过,这却不是其悲惨遭遇的结束——他们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回家的第二天,几路外府“援军”便踏过百姓们自己修好的官道,先后杀进新安县城……

    事后,蔡文英对戚晓光只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大人,卑职真的知道修罗场是什么样子了——新安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