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狼烟晚明 > 章节目录 一百四十五章 意外
    一百四十五章意外

    “报!”

    心下略定的众官正待向孙杰告辞,帐口传来兵卒的求报声,而且,众人都听得出,声音里带着惊慌。众官互视一眼,眼神里尽是不安,都站定了脚。此时的军情事关重大,甚至关系到各人的生死,谁都想了解个究竟。孙杰倒是不怎么担心:因为如果是探马斥候,军情会一路直达中军帅帐,没人会阻拦——而塘骑都是自己熟悉的部下,这个声音比较陌生,应该是当值的营门卒。

    果然,进来的是营门卒和当值的虎贲营游击粟芳。他们带来了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消息:“禀大帅。蜀王千岁的王使过来宣王旨,说要您带兵去成都勤王!”

    石破天惊。

    孙杰被当场震惊得一时语塞:贼在川北,而且龟缩一隅,只要后勤保障得当,不难一举荡平。大军跑成都干嘛去?坐守孤城,其他地方任贼掳掠?这算哪门子王命?定了定心神,问道:“王使现在何处?”

    粟芳回到:“未得大帅军令,末将没让他们进营。还在营外等着呢。”

    没等孙杰发话,陈士勃急道:“绝不能让他们进来!”随即转向孙杰,“孙帅,万万使不得啊!若是大军去了成都,川省就全毁了!你是全省官民的主心骨,有你在,各府军民有一口气你按圣旨意思办一定会遭遇到朝廷所有大臣们的联手各种阻挠事情绝对成不了,还会把朝中重臣集体得罪一个遍,以后官场前途就是死路一条!而且,“休看鄙人只是个五品知州,圣上的圣旨可是都敢拒的!想当年……”这等牛皮,足够这家伙吹一辈子的,所以,发了也白发;如果接旨的是武将,他们大字不识几个的脑袋里往往倒没那么多弯弯绕,不过,是个人心里就明白,倘是接下来,就是与满朝文官集团彻底撕破脸了!以后再也别想领到一枚铜板的军饷和一粒米一粒豆的军粮,那便只剩下两条路:要么造反抢劫、要么被手下的饿兵砍死!

    圣天子带着哭腔用近乎恳求的口吻问道:“那你们说,朕该怎么办啊?”

    王清远带头回道:“启奏万岁。孙副帅世代将门百战百胜,定会大破张贼。臣等愚忠之心天日可鉴,圣上从谏如流,较诸三代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三代?朕要谢你祖宗十八代!”圣天子心里想着,摆摆手:“都散了罢。”

    “臣启陛下,臣还有话说。”最后蹦出来的高世扬心有不甘,于是决定再搞些事情出来,“圣上贤明勤政不让唐宗宋祖,然早立太子乃国之根本,后宫之事臣偶有风闻,天子无家,国即家耳。臣请圣上以国祚为重!”

    “都给朕散了!朕头痛得很!”圣天子终于吼了出来。

    朕有没有儿子关你甚事?先皇不上朝,你们说沉迷女色,私下里到处嚷嚷天子荒淫误国、先皇气不过找你们来对质,你们一口咬定“秽不可言”、再问你们到底从哪里听到的“秽不可言”的谣言,你们又说“后宫的事臣等哪里得知”!到了朕这里孜孜不倦地处理朝政,你们又吵吵着让朕少管外廷事,最好成天待在后宫生些龙子龙孙出来……到底是朕有毛病,还是你们这帮人有毛病啊!气愤难平的圣天子回到后宫,又一次颓然躺在椅上,脑中一片混乱。“这是找打、拼着不疼不痒挨几下去搏名声啊!朕不打,朕偏不打!朕要是打了你,朕就成了昏君了,朕就是不能遂了你们的意!”

    啪!

    圣天子猛地坐直了身体,抄起榻旁的茶盏在地上摔得粉碎,口里兀自喊着:“朕不打……可是不打你,朕心里确实气不过啊!”

    “万岁爷!”

    身前响起一个关切的声音,紧跟着就是一片跪地声、叩头声。

    “老奴该死。万岁爷要保重龙体啊。”这是李世忠的声音。

    “奴才们该死。”这些是其他内侍们的声音,都带着哭腔。

    “都起来,不管你们的事。”圣天子揉着眉心有气无力地说道。

    “万岁爷,外面的事,老奴听说了。那帮家伙欺君太甚。”李世忠没有起身恨恨地回道,“万岁爷,老奴倒是有个计较。”

    “哦?你有什么办法?”

    “回万岁。万岁明鉴,那班家伙就是为了搏个名声而已。万岁还记得‘大礼议’后的情形么?货真价实的一场板子下来,可还有哪个再敢来这手吗?”李世忠低声回到。李公公心里只有万岁,他是由衷的恨那帮把圣天子欺负成这样的文官们。

    “嗯,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世宗是为了父母,总有个孝名。朕要是为了言官口无遮拦落个不纳谏的恶名,一顶昏君的帽子怕是摘不掉了吧?”

    “回万岁。不碍事的。您别用这个理由打就行了!挑他们其他毛病:奏折里面有涂抹啦、有错别字啦、朝服不整啦、有失朝仪啦……大不敬!剩下的事交给老奴好了,老奴可不怕他们以后怎么写老奴,反正落不到好儿。”

    “哈哈,这个办法好。以后就交给你了!”

    圣天子转怒为喜,开心起来。不过,如果他知道西边发生了什么事,可能就连这片刻的开心都不会有了。

    *给事中。六科,对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科官署在午门外直房,是一个独立机构。各科掌印长官称都给事中,品秩正七品、给事中品秩从七品。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则封还执奏。

    给事中直接对皇帝负责,辅助圣天子处理奏章,还要负责及时制止纠正皇帝的失德、失政之举,参与朝事。品秩低而权力极大,哪怕是皇帝的敕令,只要他们认为有不妥之处,便可以直接将敕令退回!另一个职能是稽查六部工作,所以没人敢惹他们。

    朱元璋的设计思路是:六部品级高,权力有限、给事中御史等品低权重,大小相制,相互制衡。但是,他没考虑到由此带来的心理失衡,最后到了明末终于形成言官们不添乱毋宁死的变态结果。

    【二阳症状不重,已经好了。多谢关心的读友们,嘿嘿。欢迎转发,多谢投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