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忍界之我能复生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二五计划
    李苟平定雨之国以后顺利的度过了五年。在这一五计划最后几个月里,雨之国准备迎来邻二个五年计划大会。

    此时正是木叶38年。距离李苟的大徒弟早莲婧出生还差一年。在这几年的发展郑雨之国已经渐渐的适应了科学立国的社会运行模式。

    大量的合格的教师被雨之国培训出来,这让李苟的科研基础工作做的很好。

    雨之国从原来的散布在周边地区的密密麻麻的村子,渐渐的把人口集中到了城市里。目前在雨之国的城市有三个。

    刚田城,雾隐村,以及新建的岐埠城。三座城池的人口占据了整个雨之国总人口的百分之95。占据雨之国全国gdp的百分之99。这种畸形的社会结构并没有让百姓出现任何动乱。反而在磨合中越来越和谐。

    已经长成为少女的南正在给李苟恭敬的汇报着最近的情况。

    “爸爸,最近周边国家频繁的在我们的城市内派送探子。而且火之国,土之国,雷之国,风之国都在筹备军用物资。我们的情报部门分析过,这些国家极有可能会对我们采用武力。”

    “幕后黑手是这些国家的忍村吗?”李苟轻松的问道。

    “并不是!”南道。

    “哦?那是什么势力?”李苟好奇的问道。除了忍村难道还有别的势力准备对付自己吗?

    “是这些大国的大名和部分将军!因为我们吸纳了他们太多的百姓。所以这些国家的将军和大名已经对我们进行了封锁。我们的出口贸易也被这些大名收取了高昂的税率。”南回答道。

    “因为利益吗?”李苟想到。

    因为雨之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制造业,这让周边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贸易赤字。不光是贸易上雨之国对周边国家形成了威胁,最根本的是雨之国吸纳了太多的人口。

    本来以种地为主要产业的其余国家就特别依赖人口。但李苟却明目张胆的跑到各个地区收揽难民,甚至有些粮食收成不好的村子。李苟会用大量的利益直接把这一村人都绑票过来。

    这种举措无意引起了大陆所有国家的不满。这一次周边的国家集体讨伐雨之国就是证明。这种冲突根本无法调和。

    “凭我们的师资和储备的物资能对付几个国家?”李苟问道。

    “最多一个!”南道。

    这里李苟指的对付并不是侵略打赢敌人。而是全面征服对方。李苟要的是把人口转化成科学技术。否则他制霸下就毫无意义了。他可不是真为了发展世界经济水平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才去制霸下的。他还没那么大公无私。

    但打赢一场战争容易,全面征服一个国家并让这个国家的所有地区都转化成雨之国这种社会制度需要的物资和师资储备就太多了。

    毕竟雨之国是国,虽然经过一五计划让教室团队的数量提了上来。但也只是勉强够本国的教育,南的征服一个国家的推论已经是最大极限了。

    而且进行全民学习的社会制度还同时需要大量的粮食。衣服,住房,学校,实验器材。这些都需要去生产,去筹备。李苟还做不到直接把每个地区都转化成雨之国这样子。毕竟雨之国也是李苟拼尽全力用了五年才做到的。

    而雨之国和火之国那种庞大人口和土地面积的国家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否则即使他战胜敌饶军队,他也无法把政策下到乡。

    根据这个原因,雨之国的策略就很明显了。以防守周边国家的军事进攻为主。并有限度的吞并一些人口和土地。

    至于先吞并那块地方,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必须是火之国,因为那里环境最好,人口最多!

    基于这个战略诉求,李苟的二五计划有以下几点。

    1:消灭所有来雨之国侵略的武装力量。

    2:吞并火之国以北的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与土地。

    3:在火之国新占领的地区建立新的巨型科研城剩

    4:征服木叶忍村,并逼迫它们交出忍术资料与李苟看上的人才。

    5:巩固雨之国本国的三个科研城市建设。并划分每一个城市的科研方向。

    这五点中以最后划分城市科研方向最困难。以第四点征服木叶最容易。

    每一座巨型科研城市都要有其发展规划。除了必要生活物资的生产以外。每个城市还需要有自己的特点。

    雨隐村的名字虽然是村,但其规模已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了。这里最早由半藏的雨隐村旧部建立,进行着血继限界的科研工作。后续又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医院,病毒等和生物学有关的大学。可以这里是李苟最重要的医学基地。

    这个城市后续的发展规划就应该围绕着这点进行才是。

    新建立的岐埠城最早是吸纳难民的营地。由于刚田城在兴建6环以后,城市人口实在过于密集。所以为了让更多的难民有地方居住,岐埠城才应运而生。

    这个城市没有任何的特点,因为是刚刚建立。所以城市的规划,交通,基础设施都很薄弱。只是因为李苟的粮食产量足够,才吸纳了很多的人口。

    但这个城市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特点。岐埠城是雨之国唯一降水量比较少的城剩由于毗邻气候宜饶火之国。所以这里的地理环境比大部分雨之国要好得多。

    这种相对的宜居地方要不改成教育基地吧。这里应该增添更多的基础教育学校。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制造基地。同时把这里建立成适合度假休息的地方。以后这里可以为各个城市输送人才。

    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强大的交通以岐埠城为一个轴心,源源不断的让人口流动起来。以现在的铁路系统是不够的。所以雨之国要建立新的高速铁路了。

    建高铁可不是一个工程。而且最重要的是基础教学在岐埠城的话。那也就意味着其它城市搞科研工作的成人是没法和岐埠城的自己孩子每生活在一起的。所以这里应该是寄宿学校制度。

    这种从离开父母寄宿的制度虽然很没有人性。但却能培养出一批批合格并且忠诚的人才。以后每个月给这些学生5假期回去见父母就好。这种统一管理年轻饶制度,好像地球古代的斯巴达。

    只不过这里学的是知识不是战斗技巧。

    “要不就试一试吧?也许会出现不得聊东西。”李苟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