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生活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二十七章花钱如流水
    安排好青霉素的实验生产工作,还有需要采购的各种设备和物资,李牧再次来到武汉。

    离上次去新加坡才一个月,库房里囤积的猪鬃和桐油,自没有上月多。

    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意识到这两种物资的巨大利益,一些有路子的人也涌了进来,其中还有姓孔和姓宋的。

    于是,李牧知道,靠猪鬃和桐油发财的日子不会太多了。

    其实,本来这样的生意也不长久。对于桐油,果府要不了几个月就会统销统购,不是有门路的人,插不上手。

    猪鬃情况也相似,再过一段时间,半数国土沦陷,沦陷区的猪鬃生意自然是小本子的,其他人插不上手。

    剩下半壁江山,又有太多的人想插手,留给李牧的会越来越少。

    索性,李牧已经满意了,靠这两样东西,他已经有了起家的资本。

    目前,他手头上还有三百八十万左右的美元,三百万块银元,九百多公斤黄金,七百多万的法币。

    银元、黄金和法币,都是他从国外采购的物资,在国内售卖售卖所得。

    比如三个月前,他一次性采购了三百万美元的各种物资,把空间都占满了。

    这些商品运到国内后,最少也是以翻倍甚至几倍的价格出售,以银元和美元2.4:1的汇率,这些货物能在国内卖出两千万多银元。

    当然,国内通行的是法币,大部分常规商品都是用法币交易的,只有一部分极其紧俏的商品,李牧只收黄金和银元。

    尽管如此,也陆陆续续到手了三百万银元,九百多公斤黄金。由于法币贬值,一法币目前大概相当于0.7银元,除了银元和黄金外,到手的法币同样高达两千多万。

    这两千多万法币,大概有一千万留在了牧武商行,作为最近两三个月的猪鬃桐油的收购款,及商行的资本和底蕴,维持商行的运营。

    剩下的一千七百多万,大部分都投入到南阳地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养军队,养学校,养人才,建工厂。

    到现在,手里还剩下七百多万法币。

    以后,为了应对法币贬值,和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从国外采购的物资,在国内出货时,李牧会更多的采用银元或者黄金交易,尽量少收法币。

    手里也会尽量少囤积法币,在国内,能用法币,就不花银元。把银元和黄金当成在国内的储备货币,尽量不受法币贬值的太多影响。

    ……

    到了新加坡,交易之后,这一批猪鬃和桐油,到手了大概一百七十万美元左右,下一次大概会更少。

    这门生意,对李牧来说,前途确实不大了。

    幸好,他早有准备,青霉素就是下一个财源,比猪鬃和桐油,更加厉害的财源。

    接下来几天,李牧订购的武器,陆陆续续到货,又是一大笔支出。

    一万五千杆毛瑟九八k,每支配备的五百发子弹,竟有高达七百五十万发的子弹。

    为此,李牧支付了六十七点五万美元。

    一千挺捷克式轻机枪也到货了,加上每挺配备的两千发子弹,李牧再次支付了二十二万美元。

    还有订购的三十门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加上一万发炮弹,再次支出五十一万美元。价格相当于五百一十公斤黄金,“心痛”,果然是炮声一响,黄金万两。

    两台300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也到货了,再次支出近二十万美元。

    到是他预定的十二架霍克75战斗机,目前还没有到货,不然又是四十八万美元。

    短短几天内,接收了订购的东西,直接支出一百六十万美元,相当于一点六吨黄金,建军队果然花钱。

    不过,这还没做完,为了补全部队的各级火力,以备面对小鬼子做准备,重机枪同样需要采购。

    而且,部队扩编后,马上就要成军,该有的装备都该配上了。

    李牧经过仔细对比,最终选了勃朗宁m2重机枪,这是一款很经典的重机枪,最早在二十年代诞生,当时该枪只安装在飞机上,作为空勤机枪,主要对付轻型装甲,和硬性目标。

    后来,在1932年,对m1921重机枪进行,拆除了水冷式枪管,改为气冷式枪管。加强了散热能力,重量变得更轻,又解决了作战时缺水的问题,被命名为:m2重机枪,成了一代经典。

    这款重机枪的通用性也极强,既可以配发给步兵的机枪班战士使用,也可以改装成为坦克上使用的并列机枪或航向机枪,还可以安装在装甲车、战术军车上的,也不方便,未来欧战打起来,再想从德国那边买子弹就买不来了。

    索性不如整两条生产线,自己造子弹。

    生产子弹的技术难度并不高,几十年前从汉阳兵工厂成立开始,中国就有了独立造子弹的技术和能力。最近这些年,能生产枪械和子弹的兵工厂,更是越来越多,国内也不缺乏这方面的工人。

    搞两套生产线,找一些熟练技术工,立刻就能生产。

    说起来,国内不少枪械都是彷造的毛瑟步枪,比如现在国内大名鼎鼎的中正式步枪,就是彷造的毛瑟1924,和李牧采购的毛瑟98k子弹可以通用。

    这也是国内不少人爱用德械的原因,和很多国产的步枪子弹通用,能省不少麻烦。

    这样一来更省事了,国内显然对生产这种子弹有相当多的经验和熟练工。而且,生产出来了也能在国内销售一部分,碰到子弹吃紧的时候,同样能在国内采购一部分。

    自己生产子弹,还有一个好处,采购枪械的价格下去了。比如毛瑟九八k,一杆枪配五百发子弹,价值四十五美元。

    其实,只是枪的话,价格只有二十五美元,另外二十美元,是五百发子弹的价格。

    自己有了生产子弹的能力,成了有源之水,就可以不必一次采购囤积这么多子弹,付出这么高的成本。

    炮弹生产线,李牧考虑了一下,也订购了一条。国内虽然造炮不行,生产炮弹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不说果府,北边那种缺设备缺材料的情况下,抗战期间同样生产了不少炮弹。

    回去让牧武商行多物色一些这方面的熟手,应该很快就能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