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神诡世界,我能修改命数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京察大计,钦差人选
    “程千里,你稍后自去黑龙武库,领换血大丹两颗,任意功法一份,若能有所突破,拔擢千户之位。”

    敖景笑容和气,眼中却似有风雷闪动。

    南衙的宋指挥使看起来大为震怒,其实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免了三位千户,拿了五个百户,不过应付东宫和内阁的表面功夫。

    日后想要继续重用,再提上来就好。

    可轮到这位执掌北衙的敖指挥使,那便严厉多了。

    一口气把三个千户打入尘埃。

    周、徐被外派到艰苦的西山府、北河府剿灭江湖残党。

    这种属于一辈子都没盼头的苦差事。

    东山再起的机会渺茫。

    至于对待孟长河,其手段更加狠辣。

    剥掉千户的金鹏袍只是第一步。

    可以预计,倘若东宫、内阁那边还不罢休。

    孟长河恐怕就要沦为弃子,彻底被踢出北衙,失去一切权势。

    没了千户的官位,一位换血三境高手,放在藏龙卧虎的天京城,便显得普通许多。

    庭院之内,北衙众人,

    无论千户、百户,

    还是更外面的总旗、小旗。

    不由对孟长河投以怜悯同情,或者幸灾乐祸的有趣眼神。

    同时,感慨着程千里这厮走了狗屎运。

    一个拜在徐应求山头下的百户,仕途差不多走到,不应该是我立下大功,打脸千户,然后一刀砍死孟长河么。”

    纪渊轻叹一声,他这运道着实有几分离奇。

    跟自己作对的几个人,不经意间都倒了大霉。

    莫非,这也是阴德?

    “宋云生、周子安勾结白骨道余孽,这桩案子是你首个发觉,报到朝廷。

    蓝弘也是死于你手,彻底伏法。

    论起功劳,莫过于你纪九郎最大。

    本指挥使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如何赏赐。”

    敖景弥勒佛似的笑脸真切,乐呵呵道:

    “你能杀得了通脉二境的蓝弘,武功手段必然不差。

    黑龙武库通脉神功绝学不少,但你才不过通脉二境,上乘武学习练太多,反而耽误自身。”

    纪渊眉毛一挑,心中腹诽不已。

    他跟别人能一样么?

    换做其他的通脉层次,许是如此。

    一门上乘武功,深奥玄奇诀窍繁多,需要耗费极大地精力钻研。

    学得太多、太杂,个人的突破就会慢下。

    换血之前,三十岁是巅峰时期。

    倘若这个阶段无法有所成就,武道便难以走得长远。

    历史上不乏有自命不凡的少年英杰,求一个博采百家之长,然后被拖累成废材的例子。

    “但我有皇天道图,如今手握几千点道蕴,身、识命数,皆可以进阶更改。”

    纪渊对于朝廷的几座武库很感兴趣,前后两次马踏江湖破山伐庙,不知道收拢多少武功秘笈。

    “若有手抄本的话,还能收割一波道蕴,真是可惜。”

    敖景顿了一顿,然后说道:

    “但有功不赏,不符合应督主定下的规矩。

    这样吧,抄家万年县的差事,便交给你了。”

    轰!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议论杂音陡然升起,连坐在另一边的宋桓也不禁动容。

    抄家?

    这可是一等一的美差!

    尤其像万年县那样靠近天京的富庶之处。

    油水十足!

    这比起什么武功、丹药,都要切实得多。

    毕竟身处黑龙台,前者总能拿到。

    但发一、六部。

    估计也不会有人主动领下这份苦差事。

    历来京察,都是拉帮结派、铲除政敌的好时机。

    担任的官员,皆为党首,没有例外。

    原因无他。

    位不高权不重,如何服众?

    压不住人,就办不好差,还容易捅出篓子。

    但太子殿下提出的巡察天下之策,情势比京察更为复杂,吃力不讨好,肩上担着极大地风险。

    最直接的一个问题,三位藩王的属地、属官怎么查?

    真发现问题,又该怎么处置?

    再僭越些,假如查到燕王、宁王、怀王,蓄养甲士,私藏军械,意图造反呢?

    不等报上去,小命就没了。

    再者,太子还未登基。

    始终差了一层正统说法。

    就像黑龙台,这位殿下无法直接调派。

    只能与内阁商议,借圣人的玺印发一道谕旨,才能指使得动。

    “本宫心里明白,内阁、六部的尚书,都是察言观色的老道人物,他们太懂明哲保身的道理。

    所以,这个钦差的人选不好挑。”

    太子似是无奈,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敖景眉头一皱,忽然有种不妙的感觉。

    黑龙台向来不参与朝堂议事,这位殿下为何要当面说出京察天下的想法?

    “本宫需要一把锐不可当的神剑!他底子要干净,没有投靠哪一座山头,不会结党营私。

    性情要果决,不惧强权与显贵,敢于叫板朝中任何人。”

    太子望向南北衙门的两位指挥使,轻笑道:

    “当然,武功也要高,保得住性命为上。

    除了最后一条,敖景,你手底下好像有一个少年郎,其锋芒无匹,可作这把神剑!”

    敖景心里“咯噔”跳了一下。

    纪渊?

    殿下是冲着他来的?

    难怪之前北衙传闻,纪九郎受到东宫召见。

    “黑龙台中,南北衙门,人人皆可为殿下差使。

    但是,纪渊……他才通脉境界。

    真个要做钦差,可能走不出大名府就给人害了。”

    敖景提醒道。

    他对那个性情桀骜骨头硬的辽东少年郎,印象尚可。

    以缇骑之身对抗百户,逼退千户,且能安然无恙。

    这份手段确实难得。

    “本宫只这么一说,京察天下事关重大,一时半会也定不下来。

    今日是跟两位指挥使提个醒,纪九郎这人很有意思,若他惹了什么麻烦,不妨给些看顾。

    就当是,给本宫栽培人才了。”

    默不作声的宋桓率先道:

    “纪渊的二叔,纪成宗便在南镇抚司当差,

    这么一看,九郎也算是我南衙中人,

    微臣绝不会刻意刁难,或者施以打压,让他受半分委屈!”

    敖景脸色一青,这厮话里话外分明在说,孟长河、林碌因为卖官,故意按住纪渊的那桩烂事。

    他忙说道:

    “请殿下放心,纪渊既然是东宫要用的人,微臣必定不会慢待。”

    太子温和道:

    “麻烦两位了,东宫还有军机要务,不能久留,走了。”

    宋桓、敖景直起身子,再行大礼:

    “臣等恭送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