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 >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最新章节列表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酒是个好东西,但也没有大中午就喝酒的。考虑到下午还有事,叶嘉自然是没喝。余氏好生遗憾,劝了几句没能劝动叶嘉只好作罢:“罢了,等过个几日家中不忙了咱再喝一回。”

    周憬琛回来一趟只能留一顿饭,午休的时辰不长,下午还要操练。

    “允安,马匪那事儿如今到底是个什么章程?”那些个歹徒屠了两个村子杀了三百多条人命,这可不是一桩小事儿。

    说起来,当初人在燕京,边疆死伤人数都是几万几万的往上报。那时不知边疆百姓疾苦,余氏倒没觉得死伤人数骇人。如今身临其境才知百姓的苦。若马匪时不时来上一回,平头百姓当真是没了活头,“北营和西营就都没给个说法么?他们好歹是镇守边疆的驻兵。三百条人命怎么着得给个交代吧?”

    余氏问的也是一家人最关心的。那群祸害驻地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往后他们还有没有安生日子可以过。叶嘉放下碗筷,问起周憬琛叶家庄的情况。

    周憬琛没说驻地有什么章程,他只淡淡说了一句:“不出今年,我总会有办法除尽这帮马匪的。”

    余氏一愣听他这般说起先以为驻地不久要出兵,转瞬略一思索周憬琛的话,神情顿时就变得紧张。她握着筷子的手骤然捏紧,想说什么。但顾忌着一桌子人在,到底把到嘴边的话咽下去。

    “允安你……”

    周憬琛却没有跟她深入地解释,避开了余氏的眼神,扭头对叶嘉轻声道:“叶家庄的情况不算太糟糕。乱了两日,后面就恢复了常态。叶家庄人多,本就是个大庄子。那四十三个人殒命的,都是不巧在后山遇上逃窜的马匪。嘉娘、五妹且安心,丈人一家没事。”

    叶嘉点点头,脸快埋到碗中的叶五妹才抬起了头。

    “三日后,北营领命剿匪。”

    许久,周憬琛忽然冒出这一句,骇得余氏心惊肉跳。

    余氏早知周憬琛是为了军功入伍,但真要让儿子去战场她心里还是害怕。果然下一瞬,周憬琛就道:“我作为骑兵营的队长,领了任务。”

    “剿匪需要骑兵麽?”余氏对打仗的事儿不懂,但下意识地找理由论述这件事不妥,“骑兵是最精贵的兵种吧?朝廷训练出一帮骑兵需要多少心血,怎么北营剿个匪都要出骑兵?”

    “母亲,这是上峰的命令。”周憬琛淡淡道。

    眼看着余氏要急,叶嘉看了一眼母子俩的神情,忙劝道:“娘,驻地这么安排肯定是有道理的。那群马匪各个有马,骑着快马冲过来就砍。普通步兵两条腿如何能追上快马四条腿?估计这次屠村的事儿惹恼了上头,驻地是发了狠心剿匪的。毕竟骑兵不出,这帮马匪就除不尽……”

    余氏当然知道,事情稍稍一思索就能懂。但做母亲的就是这般,道理是道理,自己孩子的命是自己在乎。这么会儿叶嘉做的爆炒羊肉再好吃她吃着都不觉得香了。

    刚拿起筷子又放下,余氏想说什么又觉得没道理。她忽然握住叶嘉的手,瞥了眼饭桌上还有其他人把到嘴边的话囫囵地转了一圈变成:“那,那这三日允安夜里都回家住么?驻地就在旁边,你进出也方便。允安啊,这三日你回家里来歇息吧?”

    叶嘉眼皮子一跳,周憬琛如何不明白余氏的心思。他无奈:“母亲,出征在即,我自然要在营地操练。”

    “操练是该刻苦没错,但是……”

    说到这,她瞥了一眼叶嘉。叶嘉忙松开被她握着的手,坐到一边去。

    余氏:“……”

    一顿饭吃的有几分压抑,叶五妹孙老汉大气不敢喘。饭后,叶五妹端着碗筷去井边洗刷,周憬琛把余氏跟叶嘉都叫出了门。孙老汉赶的牛车,一行人去了镇上的东街。

    今日回来用饭除了告知她们他要离开去剿匪,便是给叶嘉余氏引荐一个人。镇子上梨园巷的老板娘。东乡镇是有花柳巷子的,不过在这边有个雅称叫梨园。并非唱戏的梨园,里头养的是一群跟驻地军官和往来东西的商队打交道的妓子。

    做的虽说是下九流的皮肉生意,但也是边陲这块地界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

    周憬琛当真是叶嘉肚子里的蛔虫,哪怕不常见面,但也总能猜到叶嘉心里想什么。他知叶嘉忧心消息不灵通,便做主做这个引荐:“莫要小瞧妓子,她们才是这小地方消息最灵通的人。”

    余氏对于儿子引荐妓子的事儿有些不适,但叶嘉却没有这个感受。

    确实,一个地方消息最灵通的场所,自然是风月场所。

    东乡镇的客栈不多,从东街道西街数过来只两三家。且每家客房都不多,小客栈一夜比东乡镇大胭脂铺子里卖的贵,至少也不会便宜太多。

    叶嘉扭头就把这事儿跟余氏说了。

    余氏擦了擦手就笑起来。人在后厨转悠了几圈,连声地夸叶嘉就是脑瓜子灵活。

    她哪里是脑瓜子灵活?她分明是钻钱眼里。整日里琢磨着挣钱的路子能不比旁人想得多么?叶嘉笑笑:“不过娘,梨园巷子的情况咱俩也不熟悉,得抽个空进去看看才能知道生意能不能做。若是能做,这个生意跟谁谈最好。毕竟那地方咱们进出太频繁也不好,容易出事儿。只能找人代销。”

    余氏生意上的事儿没叶嘉懂得多,听着就觉得有道理:“确实该问清楚。我跟你程姨约好了,过几日她来家里吃饭,到时候可以问一问。”

    “程姨?”叶嘉扬起一边眉头,关系进展这么快的?

    余氏眨了眨眼睛,倒是忘了这事儿媳妇不知道。过去的事情也不好说得太明白,她只能选择能说的说:“你程姨是个苦命人。跟娘是同乡,幼年时候闺阁里有交情。只是她家道中落出事早,多年没见,彼此变了样子没认出来。今儿聊过才晓得她沦落到西北这地界来……”

    叶嘉早就猜到了,也不惊讶。点点头:“程姨何时过来?”

    “约莫等个四五日吧。”

    余氏说完想起周憬琛来,左右看看没见人:“允安呢?今儿话还没说完,他人呢?”

    “走了。”叶嘉别过脸去,“刚到家就走了。”

    余氏一听这话,气愤地跺了脚:“大姑娘都没他矫情,这个矫情的木头脑瓜子!”

    叶嘉木着脸听她骂完,聪明地没接话。

    事情谈完了出来,孙老汉已经把韭菜给收拾好了。孙俊,就是孙家大孙子的伤势已经好了许多。如今已经能起身,就是伤的重脸色有些苍白。此时人在井边乖巧地坐在小马扎上,帮着爷爷一起收拾东西。看到叶嘉走出来,连忙喊了声姐姐。

    “喊东家!”叶嘉还没说话呢,孙老汉立即喝止了他,“这是东家!”

    孙俊吓了一跳,乌黑的眼珠子凝视着叶嘉好久,弱声弱气的喊了声东家。叶嘉其实他们喊什么都行,走过去揉了揉小孩儿的脑袋,被孙老汉喊住:“东家,周兄弟刚才有个东西叫我拿给你。”

    说着擦了擦湿手,把那东西拿出来。

    叶嘉疑惑地伸手接过去,打开来里面是一句通俗易懂的白话:“剿匪归来,给我答复?”

    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像是一颗巨石扔进了深潭,激起了千层浪。叶嘉的心口咚地一声失了序,然后一下一下,剧烈地跳动起来。

    余氏从屋里出来就看到叶嘉脸色不对。脸颊红彤彤的,手里捏着什么东西在看。她走过来还没瞧见什么东西,就看到叶嘉把那纸揉成一团塞袖子里。她心里有些奇怪,问了句怎么了。儿媳妇却像是被吓到一样,干巴巴地说了句没什么,端着韭菜就去厨房了。

    “嘉娘在看什么东西?”余氏问还蹲着的孙老汉。

    孙老汉哪里晓得?他不识字。不过他也活这么大年岁了,年轻时候为了求到老伴儿也是花了不少功夫的,自然晓得一些男女事儿。当下就有些想笑,含蓄道:“少东家给她写了一封信。”

    孙老汉没给人当过差,实在是不晓得怎么叫这一家子。当初只管叫叶嘉东家就行,如今住进来,总不能一家人都叫东家。称谓都一样,那不是分不清?

    不过他的苦恼余氏也没发现,‘哦’了一声,眨了眨眼睛,倒是笑起来。当下嘴角就含了笑,心道木头疙瘩也不是那么木的。当下就高高兴兴地去后厨帮忙了。

    次日一早,还是叶五妹跟叶嘉出摊儿。

    没办法,如今朝食生意没有猪头肉红火,他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猪头肉上。余氏刀工不行,跟着帮不上忙。只能叶五妹去。

    自打叶嘉说要给工钱,叶五妹比谁都干的积极。她自小到大在家干活,不论做多少事都是没人给钱的。不仅不给钱,吃都吃不到好的。亲爹亲娘老是拿男子是家里的话,“李北镇那边闹马匪,生意做不下去了。这不,我们一家子就搬来东乡镇了。”

    叶嘉话才一张口,那人就往叶嘉的脸上瞅去。

    老实说,即便西北这地儿民风彪悍,但男子也不好这么盯着女子瞧的。叶嘉被他盯了一会儿,正要说话。那人忽然一拍大腿,叫起来:“可算找着你了叶老板!还记得我不?我是玲珑胭脂铺的东家,先前你来我们铺子卖过香胰子的!还给我留了信儿你可还有印象?”

    叶嘉本来被盯着有些觉得冒犯,这会儿立即就惊喜了。她这边忙把位置让开,叫叶五妹接替她做煎饼,把那个男子叫到一边去说话。

    叶五妹做灶头的活儿可利索了,煎饼煎得比叶嘉好。

    那人跟着叶嘉到旁边,忙口条儿利索地将事情原原本本跟叶嘉说了。

    原来,当初叶嘉给铺子里留的那些香胰子,不到十日就卖光了。铺子里卖得好,后来就好些人过来问。玲珑胭脂铺的东家就想着赶紧去找叶嘉再弄点货回来,但恰巧赶上了马匪袭击李北镇。

    做生意嘛,消息都灵通得很。马匪那事儿闹得人心惶惶的,就耽搁了一段时日。结果好不容易等那边消停了,他这边正打算派人去打听,就又遇上一次马匪袭村屠村。耽搁来耽搁去的,这不就耽搁到如今?如今人去问过了,李北镇的瓦市根本就没有西施摊,听说早搬走了。

    “哪成想你们搬来东乡镇了!这可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叶嘉没想到这人还会吟诗,笑眯眯地应和了:“这也是缘分。”

    “可不是?今儿遇上了,不如抽个空去茶馆坐一坐?”那东家说了一通,介绍了自家。他姓吴,是镇上大地主吴家的嫡长子,镇上好多商铺都是他家的产业。名副其实的少东,“正好能跟你谈个长期合作。上回说过要契书,咱就择日不如撞日?”

    叶嘉早就等着他来,自然是满口答应。不过这会儿摊子还在做生意,叶五妹一个人也不知忙不忙的过来。想了想,叶嘉让孙老汉家去一趟:“把娘给接过来。”

    那吴少东找她都找了好一阵子,自然不差这一会儿。就陪着叶嘉等孙老汉把余氏给接过来。

    所幸住的也不远,一个来回两刻钟的路。余氏没一会儿到了,就跟叶五妹一起忙活摊子上的生意。叶嘉便跟吴少东去了茶馆,把香胰子的生意给谈下来。

    这个少东是个实诚人,做生意也挺厚道。上回给叶嘉的价格本就是试试,谁知卖的那样好自然就得郑重点。叶嘉这回做的香胰子有好几个味儿,桂花味的有二十来块,还有栀子花味儿的,一种特殊的杏仁味儿。三种香型,价格高低自然看成本。

    吴少东实诚,叶嘉也是诚心做生意。两人一来二往的,定了一两二钱一块的价格。吴少东当场就写了契书,要求是每个月给供至少一百五十块。三种香型都要,每月初五的时候交货交钱。

    一式两份,叶嘉在上头签好了名字按了手印。吴少东签了名也按了手印,当下就拿了三十两的定金。

    “这个定金你先拿回去,”约莫是看到叶嘉在镇子上摆摊的窘状,猜她定是家里拮据。先给定金叫她好有成本去进材料,“这个月时辰赶了点,咱这契书从下个月生效。”

    叶嘉自然是点头,笑眯眯地跟吴少东达成合作。

    等她从茶馆回来,西施摊这边的饼子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叶嘉高兴地给买了一大包的点心回来。余氏也叶五妹一看她这脸色就知道,生意谈成了。当下心里也高兴,卖朝食时笑容都灿烂了许多:“看来今儿回去也能喝一顿酒了?”

    话刚说完,余氏想到周憬琛不在家,顿时就气恼得呕心:“允安这蠢货!”

    叶嘉:“……”

    周憬琛要是蠢,全天下都是蠢人了。

    不过算了,搞到钱了心情好,说什么都是对的。一家人在镇上高兴成一团,北营这边却整装出发。说是说三日后剿匪,但因为上头催得急,他们只能提前出发。

    因为马匪的数量并不是很多,队伍的人自然也不多。加上骑兵一共才三百来人。由一个曲长领队。队伍从东乡镇往北的虹山走,越过巴尔科什湖,预计五日后抵达大燕西北最边陲。

    古时候好些朝代是骑兵和侦察兵混在一处的。

    侦察兵在军中称呼为‘斥候’,很多时候都是在军营驻扎之前派出去勘测地形和危机的。大燕的侦察兵跟骑兵就是混用的,甚至还弄出了一个塘报骑兵的名声。周憬琛作为新人骑兵,还是一枝独秀那种文武双全的新人。哪怕得上峰看中,依旧被推出来做为这次剿匪任务的塘报骑兵。

    不管他有没有勘测经验,这次就是由他得带一队人先越过防线勘察。

    周憬琛立在马上,闻着空气中咸腥的味道,看着一望无际的旷野眼眸暗了暗。让小队分成三个小分队分别从三个方向往前勘测:“半个时辰后,所有人在此地集合。”

    越过国界是一片无主的草原,草原的深处生活着不少游牧部族。马匪便是藏身于此。

    这些马匪并非连成一气,除了两个大的马帮人数多达百人,剩下的都是散兵。马匪大多各自为政,抢到就是本事,黑吃黑的也不在少数。因着不团结,早些年马匪一直不成气候。是这几年才冒出一伙儿穷凶极恶的人,抢夺村庄的同时还杀人屠村。

    周憬琛想到此事脑海中不由冒出一张人脸,那人一双碧绿的眼睛。他无声地笑了一声,若是他记得没出错,那个最大的马帮头领似乎就是拥有一双碧绿眼睛的混血异族。

    不知他那个四妹夫,如今人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