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最新章节列表 第168章 现如今连潘红都来巴结你了
    第168章现如今连潘红都来巴结你了

    打1979年下半年开始,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或广场公园,时常能听见邓丽君的歌声。

    一帮年轻人提着手里的录音机,得意洋洋的招摇过市。

    越是引来好奇的目光,越是能走出二五八万的步伐。

    地球是圆的,历史也是要还的。

    就像当初贸然打乱这帮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一样。

    如今,这帮人的各种神操作,也同样令这座城市格外膈应。

    但,甭管怎样,内地的“邓丽君热”也是由今年开始冒头了。

    她的出现并非偶然,打去年起,录音机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商,源源不断流入市场。

    各大学校用于教学的录音机,也不再实行专项报批手续。

    1979年初,商业部组建的赴香江考察小组,以每台90港元的价格,购买了1万台盒式收录机。

    “呵呵呵,”被人偷袭还咯咯笑的如画,反手就是一掌:“九阴白骨爪。”

    隔壁不断传来的打闹声、尖叫声。

    第二天的小厨房里,应如画特认真的看着眼前的大铁锅。

    嘴里正叼着一只香烟的江山,一张口差点没让烟给烫着:“你是怎么找到这的?”

    身后嘻嘻嗦嗦的议论声,令大嫂忍不住眉头紧皱。

    “不会是哪位明星吧?”

    “打听的呗,”潘红笑着将手里的纸箱,向前一递:“快帮我接一下,太沉了。”

    炎炎夏夜,安和街51号的小院里,几只萤火虫晃晃悠悠的来回窜着。

    江海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要是给小白见了,还不得乐疯喽。”

    “……还真是位明星啊!”

    “嗯?”

    “嘁,”潘红抿嘴笑了起来:“我给你的电话没扔吧?”

    “小晓也一样,”江河跟着道:“还好有刀把同志在。”

    “这么大方?”古铮铮抓着电话线笑道:“家里其实也有一台录音机,就想再添一台小点的,给孩子用的嘛,大了不方便。”

    接着再把蒜瓣、辣椒、肉片一一下锅翻炒。

    “灵啊灵啊,”江海忍不住摇摇头:“我说老三啊,现如今连潘红都来巴结你了。”

    “当天回家,我就感冒了。”

    “我还以为是李瑾之……嘿,你早说呀!”

    江河没搭理老三,看似平静的双眼,微微泛起了几丝波澜。

    “真没想到,家里的墙也能这样画?”

    “瞧把你给能的。”

    嘻嘻哈哈的没一点干活的正经样!

    幸亏有老匠江河坐镇,一样样家具也逐渐被刷得像模像样了。

    “我当时?”江山这才回过味来:“难道这本书里本来就有钱?”

    “走,进屋再说,”眼见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江山果断道:“你身后那屋也是我家。”

    而与堂屋一墙之隔的小屋,就顺理成章留给了两个小家伙。

    小院的中央,立着一只落地式的秋千架,小巧结实、构造简单。

    四散在小院里的左右邻居,不约而同停下了手里的家务活。

    开卖的第一天,燕京百货商场里的柜台直接被挤得稀碎。

    热油下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捞出。

    “嗨嗨,纸箱别忘了呀。”

    “呀,”

    “嚯,”

    “以后记着常给姐打电话!”

    “对!”

    “不用了,”说话间,江海头呀,”江山一拍大腿:“早说得话,我指定让幸福可乐补你二百工伤费。”

    不但认识了江山的小妹江川,还接过了江妈的一碗热面条。

    当一张大黑十,平平整整出现在书页里的时。

    “是谁找我小哥?”江川第一个冒了头:“请问你是……”

    “哦?还有她?”

    黄山路的花园新村里,推着一辆自行车的吕晓和大嫂一路走着。

    “别管她们,”吕晓声音和表情一样淡:“就当什么也没听见。”

    “嗯,是个好主意。”

    随着书页飞快的反动,十元、十元……还是十元。

    “瞧着就不是一般人。”

    听了小妹的话后,江海没着急往里走。

    “你以为呢?”

    本以为外面的秋千架就够可以的了,没想到里面更惊艳。

    “留下了,以后你拿什么,我都留下。”

    越靠近自家的单元楼,熟人越多。

    “嘁,”

    纸箱里的台式电风扇,已经被好端端的摆在了饭桌上。

    “他还会做这玩意?”

    “呵呵,好!”

    “上大学去!”

    “看书呢!”

    这一会的江河,已经默默翻开了书页。

    “哎呀小川,你没事吧!”

    “老二、老三,”江海大步迈进家门:“我来了。”

    一条幸福可乐的广告,迅速将自己转变成了一位炙手可热的香馍馍。

    就比如现在,谁能想到他竟把自己家,整成了一座幼儿园。

    “哦?”

    江川道:“我和如画说好了,以后她做饭我刷碗。”

    “走了,还有几个朋友要去见见呢。”

    李谨之告辞离开后,江川与应如画一声不吭的猫在房里看小说。

    “暂时只定了你们二位,这叫品牌代言人,你们既然收了幸福可乐的广告费,以后只要有机会就记得替他们说说好话。”

    “我去,”

    “真好看,”江川轮着按着一排按钮:“小哥你看,这电扇还有彩灯呢!”

    “不可能,这附近的女人,我谁没见过!”

    几个月前,当扛了一袋玩具小样的李瑾之,走进江家大门时。

    应如画也笑眯眯的:“我除了刷碗,什么都愿意干。”

    一切就绪准备离开时,她想到了萍水相逢,却有恩于自己的江山同志。

    “我也觉得好像在哪见过。”

    “怎么可能。”

    当潘红同志的高跟鞋声,渐渐飘远的时候。

    一张张十元大钞被江河抽了出来。

    目光不由自主跟着忽然冒出来的这位移动。

    “哦,好。”

    老二床头的这些杂志,都是当初江山从日-本背回来的。

    哒、哒、哒……

    江山果断问道:“二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要那玩意干嘛?”

    “这人是谁啊?”

    噔噔噔的脚步,明显不是在走常规路数。

    “巧了,我也不喜欢刷碗。”两辈子都不爱刷碗的江山,表示:“也不爱做饭。”

    “放心吧,”潘红点了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

    “你上哪去?”

    江河重新恢复了沉默,虽然嘴角依然挂着一抹微笑。

    他们浦江电视台,好像还从未对小江同志有过任何表示呢!

    古铮铮当即觉得不妥,难怪他周也明能当上央视的领导,是比自己考虑的周全。

    话音还没落地,站在小院里的女同志,微笑着摘下了墨镜:“江山。”

    “呦,你们这是……?”

    电话里的周也明把江山夸的像朵花一样,也不知道这小子又帮他解决了什么难题?

    这又是录音机,又是电风扇的。

    但,每当在外面看见一家几口,和和美美的时候,就总在担心孩子们见到类似场景后的想法。

    最让人挪不开眼的,则是江山与江河正合力绘制的壁画。

    “李瑾之这人能处,”瞧着一张不少的钞票,江河直接下了定义。

    “来的正好,”江山随手扔给老大一道江山,周也明不知不觉就笑了出来:

    “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上次他上台里来时,好像挺喜欢办公室的电风扇,这次我也给他寄去一台。”

    兄妹几个,一块在新房里忙活着。

    没一会的功夫,小厨房里飘出的肉香,勾得江家俩兄弟纷纷搁下了手里的粉刷。

    “当然记得,”江山也笑了:“大冬天的,你穿条短袖连衣裙,还得在脸上喷水……”

    “在屋里刷油漆呢!”

    “嗯,”江山点了点头:“我说二哥,你以后能不能别像个老娘们一样到处藏钱!”

    心疼、内疚……越想越觉得委屈了两只小可怜。

    这一会,倒被小院里的景象怔住了:“这难道是……秋千?”

    一片沉默中,只听见些扒饭的声音。

    “你当时给他这书时,就没提前翻一翻?”

    “如画现在是越来越长进了,”江山迫不及待捻起一块:“香,好久没吃这么香的肉片了。”

    如今,粉刷一新的江家,稍加改变了房屋的布局。

    “用不着太紧张,”江山拿着手里的瓷缸子,与潘红的可乐碰了个杯:“保持青春美丽就成。”

    翠绿色的连衣裙,奶白色的高跟鞋,穿戴时髦的女人,面无表情的穿院而过。

    江川无声的张张嘴,下一秒乐了:“没关系,反正明年我就不在这个家了。”

    这一会,令江海倍感惊艳的,正是小房间里的布局。

    “如画,”趴在床上的江川,忽然坐起了身:“看掌。”

    但下一秒,又看着江山问道:“前阵子,幸福可乐来找我拍宣传画,又是你的注意吧?”

    尤其是老三,简直比自己想得还要周全。

    当江海推着一辆自行车走进小院的时候,正在小厨房洗碗的江川,特开心的喊了一嗓子:“大哥来了!”

    “你先别误会啊,一台是给你的,另一台是给江山的。”

    红蓝白相间的高低床,同色系的小衣橱。

    又问了一遍后,头上顶着报纸帽的一家人,纷纷向小院里张望了起来。

    江山立刻就嚯了起来:“这是什么情况?李瑾之这小子是什么意思?”

    “不拿我当朋友是吧?”

    随着一串高跟鞋的声响,安和街的51号小院里走进了一位戴着墨镜的女同志。

    但,给江山五颜六色粉刷的特有童趣。

    他没记错的话,自己只给潘虹留了个单位的电话。

    “哈哈,什么工伤费,”潘红信个鬼。

    “有这样看书的?”

    这幅壁画,江山选择了《熊猫百货商店》的组图,各色小动物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缓缓扣上电话后,双手交叉搁在办公桌上的古铮铮,陷入了沉思。

    平日里看见个“再来一毛”的瓶盖,都能抿嘴傻乐的江河,这一会倒波澜不惊了。

    “到时候连那台录音机,你一块帮我交给他……”

    江山同志是如何得知他家里的老父亲,急等着用钱瞧病的?

    难道……是自己说漏嘴了?

    运回燕京后,定价每台200元人民币出售。

    “可……”大嫂哪里能忍心:

    “小晓,都怪嫂子这张嘴,我本想着让她们知道你和小江已经领了结婚证,就不会在背后说什么老姑娘那些个难听的话,没想到……”

    “没想到,她们又说我什么也没得,就把自己随便送出去了。”

    “都怨我,想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