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最新章节列表 第196章 遇上了强劲的对手
    第196章遇上了强劲的对手

    果然,和樊锦诗介绍的一样,莫高窟的确是窟窟有飞天。

    相比头一天的青涩,今天的参观明显丝滑了很多。

    推测壁画朝代、解读壁画故事,完了再全力配合壁画的拍摄工作。

    黄永钰、邵伯林和沈从文,人手一只手电筒,再加上樊锦诗手里的那只。

    四束光源同时投向了窟了嘛,要给那《九色鹿》做对比宣传照。”

    “小江,”黄永钰早就想说了:“你先别替外人操心了,有那功夫不如替沈老师的书想想办法。”

    “唉,不能这么说,”沈从文摆摆手:“小江也是受人之托。”

    十年浩劫前,沈老已经按照总理的指示,编撰了三十万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可惜没赶上好时候。

    在浩劫降临后,不但书稿被没收,连参考资料也被一块卷走了。

    之后,沈从文凭借记忆又重新写出了一本。

    但,由于去年才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今年才将他的名字重新加入专家的名单。

    至于出书嘛,按有关人士的原话就是:不能太着急,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江山没吭声,只是看着黄永钰笑了一笑。

    “你小子还笑,”黄永钰又隔空蹬了蹬腿。

    之后,自己也笑了起来。

    初唐开凿的第329窟,窟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了。”

    整本书稿看起来很薄,拿在手里毫无分量。

    但,当她翻开一页后直接愣住了:“这是什么……字帖吗?”

    “看出来了?”江丰笑道:“很意外吧?我刚开始看时,也和你一个表情。”

    “还以为是谁写得小说呢,”朱社长的确挺意外:“不过……这笔字真漂亮!”

    翻了一页又一页。

    忽然,朱社长的双眼一亮:“半山腰太挤,我们顶峰见,这不是……”

    话还没说完,她赶紧和身旁的工作人员说了几句。

    很快,工作人员拿着一份报纸重新走了进来。

    “江院长,”朱社长递了份报纸给他:

    “这是浦江的一份报纸,他们半个月前在周末版上刊登了一篇……叫什么励志语录。”

    江丰已经看在了眼里:“我们顶峰见……嗯?……作者江山?报纸上刊登的钢笔字,不就是这本字帖上的嘛,看来还是有人识货的。”

    “我们出版社也是识货的,”朱社长开心的笑道:

    “原本还觉得报纸上的字样太少,准备联系作者约稿,没想到您把整本书都送来了。”

    “哈哈哈,”江丰笑了起来:

    “浦江的出版社不敢出版这本书,说是好久没发行过字帖了,我觉得太可惜了,就送来给你看一眼。”

    “37年后,全国的出版社就没在发行过字帖了,”朱社长了解同行们的担心:

    “但现在使用钢笔的同志越来越多,这本字帖不但字型大气,内容也非常优秀,应该会受市场欢迎的。”

    “这么说,你们出版社同意出版此书了。”

    “是的,”朱社长笑着点点头:“您让作者本人和我们联系,商量一下具体的出版事项。”

    ……

    与此同时,已经到达燕京数日的庞中华,正坐在文怀沙的家里。

    “字是好字,”合上书稿后,文老仔细想了想:“既然你找到我这来了,我就帮你一把吧。”

    他这话,可把庞中华激动坏了。

    忙站起身谢道:“文老,我这书如果可以发行,您就是我一辈子的大恩人。”

    “先不着急谢我,”文怀沙摆了摆手:“我也只是帮你推荐一下,至于能不能成还两说。”

    “有您这话,我就已经很感激了。”

    据后世的出版商回忆,庞中华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字帖市场的头把交椅,离不开他的聪明头脑。

    这人很会来事,除了交上了文怀沙的关系,还喜欢结交各家新闻单位。

    自打自己的钢笔字帖火了后,就开始上各大院校讲授练字技巧。

    每到一个地方演讲,还都会提前联系当地的报社和电视台。

    时不时,还要在演讲中拉上一段手风琴,美其名曰为劳逸结合。

    之后,边拉手风琴边学钢笔字,就成了庞中华的一大教学特色。

    很快便给央视看中,并把他的课堂搬上了电视屏幕。

    “这样吧,”文怀沙捋了捋关系图:“我先把你的字帖带去给江院长看看,听听他怎么说。”

    “江院长?”庞中华问道:“哪位江院长?”

    “当然是美院的江院长,他和出版社那边比较熟,”文怀沙缓缓道:

    “只要他能看得上,你这本字帖的发行,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开往浦江的列车上,坐在卧铺车厢里的江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字帖已经遇上了一位强劲的对手。

    这一会,他正拿着一张张在敦煌拍摄的照片。

    “张路,你看这里,”江山挨着张路说道:“这张照片与《九色鹿》剧组的画稿非常相近。”

    “嗯,”张路来回比较了一下:“连颜色都很像。”

    自那天想起了《清平乐》的宣传照,江山就有了一个主意。

    “我准备连续刊登几组对比图,”看着手里的照片,江山继续道:

    “下个月《丝路花语》的歌舞剧就要火了,正好让《九色鹿》乘一乘它们的东风。”

    “你怎么知道《丝路花语》能火?”

    “用脚丫子想也能猜得出呀,”江山瞥了对方一眼:“那么多专家一起上,想不火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