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娘子,请息怒 > 娘子,请息怒最新章节列表 第186章 震撼教育
    第186章震撼教育

    翌日。

    卯时末。

    刘四两带着二十多人,‘走后门’进了镇淮军大营。

    虽镇淮军今日同样休沐,但营中仍留有一半军士驻防、操练。

    偶遇几名走路笔挺、目不斜视的镇淮军兵士,刘四两还会贴心的解释一句,“镇淮军讲究两人成排,三人成列。”

    江树全等人虽不懂走路也要讲规矩有甚意义,但见人家一个个体态匀称、身姿挺拔,不免生出一丝自惭形秽。

    武卫军军士和镇淮军军士,仅从外形上看,便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于是,引起了在营内纠察风纪的锦衣所徐志远注意.军营重地,怎可为外人随意进出,明显违反了纪律!

    可不等他带人上前盘问,贺北赶忙把几人拦了下来,附耳小声道:“今日不查外人进营!”

    “为何不查?这是纪律!纪律是天,在我徐志远眼里,便是天老子来了,也要遵守纪律!”徐志远明显对贺北并不是那么服气。

    贺北只能透露更多一些,“是都统特意安排的!你莫要坏事!”

    “哦是校长安排的啊,你不早说!”

    “.”

    镇淮军饭堂内。

    刘四两和周宗发不期而遇,后者同样带了一群武卫军军士,两人心照不宣远远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正常情况下,外人当然进不了饭堂。

    但今日刘四两同样走了‘后门’,领着众人‘混’进来免费体验了一下镇淮军饭食。

    每人定量一个煮鸡卵、两个大肉包,馒头、白粥随便吃。

    直把这伙人吃的撑圆了肚皮。

    当他们得知,这是镇淮军兵士每日标准之后,又说不出话了。

    只有老孟嘟囔了一句,“俺们村的地主老爷,早食也吃不了恁好。来这镇淮军当兵,简直是来享福的!”

    辰时初。

    蔡州城西门外,一片空地上停了几辆牛车,旁边建了两间草棚,上面却挂了一块牌匾,上刻‘四通客运’四个大字。

    这字迹.谈不上好看,用来制成匾额有点贻笑大方了。

    不过,当江树全走近看清‘四通客运’旁还有一行小字‘陈初题’,打趣的话憋了回去。

    却也不由问道:“刘兄弟,这个四通客运是陈都统的产业?”

    “小柱子~”

    正朝草棚内一名年轻人打招呼的刘四两闻言,呵呵一笑道:“那倒不是,喏,他就是四通客运的东家,这小子机灵着呢。”

    小柱子是双河村周祖林的妻弟,今年夏,软磨硬泡借了姐夫一笔钱买了辆牛车,往返桐山县城和十字坡之间。

    彼时,两地之间人员流动频繁密集,小柱子仅仅一个多月便收回了买车投资。

    旁人见他靠此挣了钱,迅速效仿。

    竞争大了,虽还能挣着钱,但已远比不上当初。

    后来,陈初带桐山军民占了蔡州城,小柱子敏锐的发现了商机。

    在局势尚未彻底安稳时,便说服姐夫、以及姐夫好友周宗发给他又投了一笔钱,做起蔡州至桐山的长途客运、邮递生意。

    当时,他担心沿途地方官吏、泼皮滋事勒索,又央求姐夫向陈初讨来题字

    有了这块招牌,直如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当初投了钱的周祖林、周宗发不但每月能得来不菲分红,小柱子还拉扯叔伯、堂兄弟在四通客运做工,人人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如今,出身草根阶层的小柱子,在桐山县已然成了一位名人,用都统的话来说,这是一位敢想敢做的青年企业家!

    辰时三刻。

    刘四两一行出发。

    经过特殊改装加大加宽的牛车,车了几句话。

    待猫儿走后,老孟笑嘻嘻道:“四两兄弟,这好看小娘是谁?”

    历来和颜悦色的刘四两突然沉了脸,低声斥道:“莫胡乱说笑,这是陈都统的大娘子,赵安人!”

    “呃”老孟吓的脸色一变,赶忙住了嘴。

    秦大川见此,忙开口缓和气氛,“四两哥,赵安人好生和善啊,与你说话时一点架子都没有。”

    “那自然是。赵安人心肠好着呢,庄内几户孤寡老人,现下都靠安人养着哩,她是观世音菩萨转世。”

    本是一句无稽之谈,但大家看着处处新鲜的鹭留圩,凭空觉着刘四两的话可信。

    “陈都统倒是有福气,能娶赵安人。”江树全笑着道。

    刘四两却压低了声音,神秘道:“都统也不是凡人,去年秋他在南边五里的栖凤岭一力斩杀了一头比屋舍还大的白牛!”

    “老天爷,真的么?”老孟惊讶道。

    “自然是真的,左近十里八乡的乡亲都知道!”

    刘四两确认,随后又继续低声道:“今年秋时,神锐军乱我桐山,知晓乱兵为何一战而溃么?”

    “为何?”有如此辛秘,众人下意识围了过来。

    刘四两这才道:“八月三十日,县城南无名小岭一战,陈都统招来天雷,一息之间毙敌无数,当时飞沙走石、日月无光,那雷声几十里外仍清晰可闻”

    “啊!原来此事为真!我原也听说过,还以为是以讹传讹哩”

    “自然是真的!我县数千乡亲亲眼所见.”

    夜,酉时。

    武卫军瑞字营甲队二十多名军汉作客刘四两二层新宅。

    刘四两婆娘郑氏已得了交待,自然做了准备。

    这场家宴的丰盛程度让惊讶了一天的众人,再次震惊。

    席间,刘老爹作为一家之主,坐在主位陪了众人一会。

    刘老爹是个爱炫耀的,见了这群外乡人忍不住说起东家来鹭留圩前,生活的拮据局促,以及现今的变化。

    比如,儿媳每月能领两贯月俸、当初他英明的拿出全部积蓄购入四海商行两手股票,如今已翻了一倍还多等等

    众军汉已经听的麻木了。

    刘老爹前头讲的苦日子,他们熟悉,因为那就是他们以前以及现下依旧日复一日苦熬的日子。

    但后来如同开挂般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就不熟悉了。

    总之,刘老爹就突出一个中心思想好日子,都是东家带来的!

    这晚,刘四两家中的情形并不是孤例,同村的刘百顺家中、双河村的周宗发家等等十余位派驻进各军的原镇淮军军官家中,都有蔡州诸军军汉作客。

    他们外派前,都统说过,这叫.震撼教育。

    说再多道理,不如让别人亲眼看一看

    酉时末。

    陪着吃了几杯酒的刘老爹告辞退席,说是要去寻老伙计们唱曲儿。

    江树全等人大为惊奇,纷纷跟出来看稀罕。

    此时天色黑透,庄内路旁道口已提前挂上为过年准备的红灯笼。

    庄子正中那颗硕大银杏树旁的戏台上,已坐了一群老汉,有人拉二弦、有人敲锣、有人打叉。

    来迟了的刘老爹,被一群老汉好一阵抱怨。

    “今日家中有客,对不住,对不住。”

    刘老爹边解释边道歉,随后麻利的爬上舞台,咿咿呀呀和着伴奏唱了起来。

    “四两哥,大叔这是作甚?”秦大川一脸迷茫。

    刘四两笑呵呵道:“这帮叔伯整日在家闲着无事可做,又都爱听戏,便自己组了戏社,每晚都要玩耍一阵。”

    无事可做?唱曲组社?这是农人的生活么?

    这般自在,比地主老爷还惬意!

    不远处,一帮孩童围着灯火在玩捉迷藏。

    再远些,一群大婶系着腰鼓、抹着红脸蛋,叽叽喳喳扭着秧歌。

    还有些年轻人,在练舞狮。

    据说,这都是为大年三十鹭留圩春晚排练的节目。

    江树全一众汉子前后左右环视,恍惚中,只觉不似在人间。

    是夜。

    众人留宿刚建成不久的十字坡四海客栈,多人彻夜未眠。

    以前麻木惯了的大脑,开始思索,给寇世忠这等人卖命是否值得。

    当夜,蔡州城内的陈初同样没睡好。

    亥时末。

    毛蛋忽然找到书院街蔡婳宅子,让茹儿赶紧通报都统‘军中有事’。

    一听是军中之事,茹儿不敢耽误,跑进后宅。

    刚跑到卧房外,便听蔡婳忽高忽低的吟唱。

    “.”

    茹儿稍稍迟疑,还是硬着头皮敲响了房门。

    屋内登时一静。

    随后传出了蔡婳羞恼呵斥,“要死呀!不知晓正在忙么!”

    茹儿赶忙隔门低声道:“前头毛蛋来报,说军中有事,请大人速去。”

    片刻后,房门打开,陈初边系绦带边急匆匆往前院去了。

    茹儿没忍住勾头往内看了一眼,却见蔡婳裹着被子可怜巴巴坐在床角,那双媚目依旧残留几分春意,但更多的却是戛然而止引起的恼怒。

    前院,陈初接了毛蛋递来的缰绳,问道:“发生了何事?”

    “呃方才,吴奎吴虞侯在百花巷丽春院外和锦衣所的徐志远等人发生了冲突,动手打了起来”

    “奶奶滴!没一个省心的!”

    半途而废的陈初一肚子火,翻身上马往百花巷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