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娘子,请息怒 > 娘子,请息怒最新章节列表 第369章 老陈的白月光
    第369章老陈的白月光

    五月二十二傍晚,陈英朗推着淮北冶铁所最新上市的自行马快步走出大伯府门,却没看到同来的陆元恪,不由驻足找寻。

    却见十几丈外,一家门面不大的铺面外,挑了一面新幡,上书‘刘记汉堡一十一店’,门前排着长队,陆元恪正在其中。

    “元恪!走了,我拿到建厂批文了!哈哈,快走!”陈英朗兴奋大叫。

    那陆元恪眼看就要排到自己了,高声回应道:“莫慌莫慌,待我买上两个汉堡”

    陈英朗无奈,只得推着车子上前。

    店铺内,一角修了两座拱形面包窑,有麻利妇人不断将发好的面团涂上油、洒上芝麻,放入烤窑。

    再从另一座烤窑中快速取出黄灿灿的松软面包,熟练从中间切开。

    店铺另一角,则是两口油锅,内里翻滚着裹了淀粉的大块鸡肉

    这店铺的东家,正是原鹭留圩村民刘邋遢。

    听这名字便知,此人应是个不修边幅之人,可此时站在店内的刘邋遢头上裹着英雄巾,身上穿着素色衣裳,面庞双手都洗的干干净净。

    陈英朗当年也在鹭留圩待过,主动招呼了一声,“哟,刘大叔好生意啊,已经开到第十一家店了?”

    正在忙活的刘邋遢抬头,见是陈英朗,咧嘴一笑道:“啊呀,原来是陈二公子!呵呵,托王爷和娘娘的福,如今已开了十三家店,蔡南工业区新开了两家.”

    话里话外那股子想要炫耀的劲头藏也藏不住。

    也是,当年谁能想到,一家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刘邋遢,短短几年竟也能摇身一变成为一家连锁餐饮行业的老板啊!

    刘邋遢在感叹人生际遇奇妙的同时,自然也凭空生出几分‘我也不是一般人物’的自信。

    但他那句‘托王爷和王妃娘娘的福’,也并非纯粹拍马屁。

    早年在鹭留圩,刘邋遢的女儿在农垦集团灶房帮厨,那时东家就爱搞些稀奇古怪的吃物,像什么擀面皮、蒸肠粉、肉夹馍、汉堡包

    而肉夹馍和汉堡这种有面有肉的高热量食物,不但么?”

    陈英朗先摇摇头,随后却又点点头,似乎自己也没想明白,只得含糊道:“我正在研究,好像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法子,总之很高级!”

    “英朗,让我手抄一本吧!”陆元恪期待道。

    陈英朗却稍一犹豫,那本杂集里的内容太过丰富,甚至有几篇的抬头是‘民族认同之二三要义’、‘发动百姓的基础条件’、‘解放思想和物质条件的关联’

    标题相当惊悚,就连陈英朗也有想不通的地方,倒是阿瑜对这些东西钻研颇深,私底下曾玩笑一般说过一句,‘此乃屠龙之术’。

    至今,这杂集也只在陈英朗、蔡思、徐志远等淮北故人来访”

    “.”陈英朗当场愣住。

    可旁边的陆元恪已跳了起来,惊呼道:“前辈莫非是那天下第一女词的易安居士!”

    酉时三刻,日头偏西。

    经略府后宅花厅,近来官运亨通的陈景彦一脸严肃的坐在主位上,捋须道:“待家从父,出嫁从夫,在王府里需得收收你那小性子,元章日理万机,阿瑜需多多辅助于他”

    “是,爹爹,女儿晓得啦.”

    阿瑜和娘亲对视一眼,吐着舌头扮了个鬼脸,谭氏忍俊不禁。

    离蔡近两个月,好不容易回家来看看爹娘,爹爹偏偏要做出一副严父姿态,回回都要将这几句已说了无数遍的话翻出来再讲一回。

    谭氏笑吟吟替阿瑜解围道:“阿瑜自小聪慧,是个心里有数的孩子。你没见贤婿此次进京就带了阿瑜一人么,贤婿疼爱家人是出了名的,官人少操些心吧。”

    “元章值得托付,我看人还是很准的.”

    陈景彦这句刚出口,阿瑜便悄悄背过脸用只有娘亲能看到的角度翻了个白眼。

    当年要不是爹爹不许她为‘都统制’妾室,阿瑜至少能早进门一年.如今还好意思说自己看人准?

    谭氏被女儿搞怪的模样逗得一乐。

    对母女互动完全没有察觉的陈景彦继续道:“但王府后宅并非如咱家一般简单,上头有王妃,蔡家三娘性子又强,阿瑜需学会相处之道”

    都是些老调重弹的话题,阿瑜既听得腻了,又知爹爹这边给不了什么主意,便主动岔开话题道:“爹爹,说起来,像爹爹这般专情的男子可不多哟。一辈子只我娘一个女人.”

    这话说到了老陈的心坎上,保养得当的面庞上些许细纹被笑容挤压的深刻了许多,只见他捋须自得道:“你要说爹爹没元章有魄力,爹爹认下。但论起专情,莫说是元章,便是这天下又有几人能和为父相比?”

    “.”谭氏见夫君那得意嘴脸,张口想说什么,话未出口却听院内响起一阵杀猪般的嚎叫,“大伯!大伯!易安居士到访!您甚时候和她认识了?”

    话音未落,陈英朗已经冲进了厅内。

    面色涨红,显然是激动极了

    陈景彦一怔,脱口而出道:“照儿来了蔡州?”

    尚处于极度亢奋中的陈英朗没听出这称呼的猫腻,径直道:“大伯,易安居士找您!您真牛”

    好嘛,半辈子没被侄子当面夸奖过的陈景彦,因为认识易安居士,便得了一句‘真牛’的夸奖。

    陈景彦却已顾不得那么多了,下意识整理了一下衣装,抬步就要出迎。

    “咳咳!”

    却猛听身后两声夹杂着极度不悦的咳嗽声这才想起,发妻还在此处。

    “呵呵.”陈景彦回身,尬笑一声,强行解释道:“少年故友来访,一时忘形了些.夫人可要与她见面么?”

    谭氏冷着脸起身,不假思索道:“既然是少年故友,妾身自然要陪官人见客。”

    说罢,便前迈了一步,可随后,像是不自信一般,转身又拉上了女儿,“阿瑜,走,陪娘去见见你爹爹的少年故友!”

    “啊?”

    阿瑜明显看出有问题了,特别是娘亲那句‘陪娘去见见’,而不是‘陪爹娘去见见’。

    娘亲这是不自信了呀,才要带上她这位楚王侧妃来撑场面。

    难道爹爹和天下闻名的‘第一女词’有甚故事?

    阿瑜狐疑的瞄了一眼故作镇定的、世上少找的专情爹爹。

    是夜,王府柔芷园。

    “.爹爹慌张的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郎,哈哈哈,叔叔没见娘亲如临大敌的模样。却不料,人家只是来求爹爹帮忙寻回当年在淮北丢失的金石字画,哈哈哈.”

    春风一度后,阿瑜窝在陈初怀里说起今日傍晚那一幕,笑的没心没肺。

    “难不成,这位当世才女是你爹爹的白月光?”

    陈初笑道,阿瑜聪慧,马上从语境中理解了白月光的含义,也跟着笑道:“这事我怎好开口问爹娘,但我猜测,爹爹少年时许是仰慕过李居士.”

    说到此处,阿瑜忽然叹了一回,感怀道:“我虽未见过李居士青春时,但听说过她当年是位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如今,却也老了”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陈初随着阿瑜的感怀,随口吟道。

    “咦!好词,全文呢?”

    “呃只这一句。”

    “一句也需记下!”

    成婚至今,阿瑜也没褪去对陈初的小崇拜,偶听这一佳句,便披衣起床,研磨铺纸,誊写下来。

    阿瑜早有计划,准备将陈初隔三差五蹦出的佳句好词都记录下来,以后夫妻一起补全,帮陈初出本诗集之类的。

    好让天下人看看.我家叔叔可不是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他的长处,多着哩,只不过不爱像那沽名钓誉之辈人前显摆而已。

    不多时,十余字书写完毕,阿瑜又看了几遍,文艺少女最易和文字共情,竟因这句词惆怅起来,“说起来,李居士命运多舛当年随夫君南撤时,费了半生心血收藏的书画金石被贼寇所劫,一年后,其夫在临安郁郁而终。

    李居士寡居数年后再嫁小吏张汝舟,却所托非人,那张汝舟骗光了李居士的余财后,得知她多年收藏早已遗失,竟日日对其拳脚相向李居士一怒之下告官揭发张汝舟收受贿赂。

    但周律有载:妻告夫,须刑徒两年.李居士仍不惜鱼死网破。若非家人搭救,只怕已死在了狱中.”

    阿瑜幼时便素有才女之名,可能这位天下第一才女的遭遇,引起了阿瑜的感慨;也可能,是觉着世道律法对女子不公。

    总之,随着讲述李居士的遭遇,阿瑜情绪低落下来。

    “她如今怎样了?”陈初忽问道。

    阿瑜又是一叹,道:“如今李居士身无余财,当年丢失的书画金石只怕早已洗白,便是她找到爹爹,也是难办。总不能以十几年前的劫案为名,强行从别人家中将字画金石拿走吧。想要寻回来,只能花钱购买了”

    陈初枕着胳膊望着床帐思索片刻,却道:“阿瑜,你可以给李居士带个话,我可以出钱帮她将那批金石字画买回来,但她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甚条件?”阿瑜奇怪道。

    “让她帮我在蔡州建起一座博物馆,由她来做馆长。”

    “叔叔,这博物馆是.”

    “祖宗珍宝,该属于华夏全族,而今却散落于豪商大户之中,为一家一人所有,等闲民众不得见。我想将各地贵重古物搜罗过来,建一馆阁,妥善保存,凡我华夏子孙皆可瞻仰,领略先祖之神奇造化”

    这件事听起来蛮雄壮,但阿瑜却不明白这么做的意义,不由歪着头看向了陈初,像是等待解答的乖巧学童。

    那副可爱模样,很容易满足男人的虚荣心。

    陈初接着解释道:“民族认同的由来,一则源自先祖横扫八方的强盛武功,一则源于先祖创造的璀璨文化.无形文化如诸子百家之思想,有形文化便是叹为观止的精奇古物”

    阿瑜从书桌旁缓缓走回床边坐下,道:“叔叔要建这博物馆,是想让大家看过以后觉着,做我华夏苗裔是件值得自豪之事如此这般,后世子孙才会不齿为异族驱使?”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盟主加更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