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十三章 · 帝子降兮 祭祀大礼
    九嶷人族祭庙广场之上,十四座祭坛分立,分别是:

    中心最大的九嶷祭坛。周围散布着后竹氏、槐析氏、斟寻氏、有扈氏、辛杞氏、有苏氏、穷桑氏、云阳氏、陶唐氏、雨佘氏、华堂氏、矣阜氏、缯山氏共十三个氏族祭坛。

    庙门前,十一位天仙最后核对着即将到来的祭礼的准备情况。

    一道清风卷起晨光中的云雾,化作风牧的模样。

    看到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风牧又细细地嘱咐他们各项事宜。

    不同于教导人族各种生存技能、传授适宜的修行功法,那都是在洞真界风牧亲自开辟、实践过的道路,他内心十分有把握。

    祭祀人道他虽然也主持过,但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祭祀有没有获得人道的回应,诸天时代,祭祀天道才是主流。

    但如今的洪荒,他的祭祀不仅有人道在上,还会被娲皇、黄帝、人皇注视,由不得他不认真准备、小心应对。

    充满活力的人族让风牧稍感心安,静静地看着祭坛前热火朝天地运送着物资的人群,云体风身在法力耗尽后化作云烟消散。

    “当~”

    时光飞逝,今日,悠扬的钟声在九嶷山下响起,惊起了山林中的飞鸟。

    洞真府,稷下宫中,风牧沐浴焚香结束,阳如取来备好的锦衣华服,稍显忙乱地为他穿戴着,阴如捧着发冠和腰带在一旁不时地指指点点,大荒河山、人道盛景被绣在华服上。

    龙纹腰带缠身,苍青色的宝玉镶嵌其中,一块白玉云纹佩坠在一旁,宽大的衣袖在大殿的炉烟中飘动。

    即将褪去的夜色尚且笼罩着苍梧山,低沉的兽吼回应着山脚传来的钟声,最后整理好发冠,阳如阴如小脸紧绷,面色严肃地打开了稷下宫的大门。

    山门外,竹音、槐荫为首的诸位天仙率领一众地仙、真仙人族列在两侧,九天之上的夜色即将退去,苍梧山阵门大开。

    风牧神情庄重地从山门走出来,后面是各自捧着他亲自书写的祭文的阳如、阴如,一众人族纷纷行礼,随着最后一缕夜光褪去,第一道日光照向九嶷,恢弘的祭乐响起。

    越过行礼中的人群,风牧踩着敦实的土地,背对大日往族中祭庙走去。

    两列人族身着整整齐齐的祭服,分别跟随前庙的天仙,各自转了一圈,踏着祭乐的节拍,跟上了风牧的步伐。

    一路上,风牧欲身后诸位氏族首领问答着:

    “人道在上,自牧庇护以来,后竹氏可户户有居所?”

    “是。”

    “槐析氏可人人有吃食?”

    “是。”

    “斟寻氏可老有所养?”

    “是。”

    “有扈氏可幼有所依?”

    “是。”

    “辛杞氏…

    ……

    “是。”

    “缯山氏可日益兴盛?”

    “是。”

    随着对答结束,风牧走上了最大的祭台,其他天仙、地仙也都立在了不同的氏族祭坛上,一众真仙与族人静立在外围,通向祭庙的道路上站满了人群,努力向祭坛上眺望着。

    “今日人族风牧欲立九嶷部族,兴我人族,护卫人道昌盛,你等可愿加入?”

    “我等愿意,兴我人族,人道大昌!”

    “善,开祭庙!”

    立在祭庙门前的司礼敲响祭钟,祭庙的大门应声而开,大大的“人”字悬挂在祭庙的祭台上,古朴而玄奥。

    远方,同样一道钟声传来,似是应和着庙前的钟声。

    钟声很快由远及近,对方奏起同样的祭乐,低沉的乐音应和着九嶷部族的祭典,一行戴着高耸的礼帽、身着司命服饰的人列成六列,舞动着手中长长的羽饰走了过来。

    来到祭坛前,三十六人高举手中羽饰,各自向两边退去,让出一条道路,为首者高喊道:

    “请帝子熙!”

    一位青年经过三十六位少司命,从中走出,身着衮服,上面绘着倒灌九天的江水,巨浪滔天,浪花散作星尘。

    帝子熙走上祭台,众人族齐齐行礼,风牧与帝子熙相对而立,同时向对方行了一礼,一并立在祭坛上。

    风牧是知道春皇宫会有使者前来见礼,也吩咐过其他人做好准备,但却不知道来人会是人皇四子,帝子熙。

    眼前的帝子丰神俊朗,眉目温和,在他身边便能感受到博大的包容之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说的便是帝子熙了,风牧不禁感慨。

    比起他见过的第一位使者句芒,帝子熙修为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视之如临大江,探之如遇四海,深不可测,已然臻至金仙绝巅,但他既然以司命的身份带领一众少司命前来观礼,便以司命待之既可。

    祭礼按照预想中的进行着,一份份祭品或是被送入祭庙,或是被摆上祭坛,都是如今九嶷部族种植的食物、豢养的兽类、养殖的鳞甲类。

    每摆上一份祭品,风牧便亲自向人道祷念,说明此为何物,如何发现,如何种植/养殖,如何培育至今,对人族有何助益。

    随着祭品的典礼一一结束,风牧站在前方,向祭庙深深一拜,立在他右后方的帝子熙与四周的人族一同下拜,再起身时,祭庙中的祭品已然消失,众人见此面带喜色。

    点燃面前祭鼎中的柴薪,熊熊烈火冲天而起。

    风牧透过火光冲着祭庙朗声道:

    “九嶷苍梧山洞真府风牧,敢昭告于人道、母神娲皇、天帝轩辕氏、人皇太昊氏:

    吾得造化,生于苍梧,为人于洪荒天地;当有炎天明夷域,人族困顿,求生艰难,人道难昌,乃民生化外之地,气运离散。

    荷人道先贤眷,遂聚合氏族,定于九嶷,教民耕稼,授之渔猎,学习畜牧,传下大道,休养生息,至今已有人族五百余万。

    娲皇生太古,人道尊慕,母仪洪荒,继天地位,皇于洪荒,神功圣德,垂法至今。

    上古之时,有万灵幸而得造化之机,入大道之门,不思功德于天地,暴乱乖戾,搅乱洪荒,轩辕氏起于微末,顺天地之纪,承人道气运,挥云师以讨不臣,征九天,伐四海,护卫人族,治理万民,遂为人皇。

    今有圣人皇太昊氏,扬大日于九天,授万民以生机,定人道术数于大风雨表,立十二地支以为人道历法,垂拱于春皇宫,德被大荒。

    牧生而为人,慕诸贤教化于心,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于此筑坛立庙,弘人道德化,垂统保民,为先贤续道统,为人族开万世,祗承人道,谨用祭告。

    今牧欲协五百余万人族,于此立人族九嶷部族,虽躬德薄,执掌君位,为首领,号后稷。

    诚惶无已,备筵而祭,仰瞻俯首,惟愿来期,必昭昭穆穆,使人道永续。

    尚飨!”

    随着话音落下,五百余万人族长拜不起,阳如、阴如垂首捧着祭文递给躬身在最前方的风牧,接过祭文,风牧一步一拜,将祭文投入祭鼎的熊熊烈火中。

    “牧请立人族九嶷部族!”

    “请立人族九嶷部族!”

    五百余万人族的高呼直冲霄汉,一股人道气运汇集于此,在祭坛上方盘旋,久久不落。

    天外天娲皇宫,一道空灵的女声传出:

    “可。”

    钧天黄帝宫,轩辕氏听着耳边虚幻飘渺的呼声,轻轻点头:

    “可。”

    苍天春皞域,春皇宫中,太昊氏看着大风雨表显化的祭祀画面,将手边人皇印向画面中盖下,开口道:

    “可。”

    盘旋于祭坛之上的气运直直垂落,进入祭鼎之中,祭鼎之上,风牧所述的耕稼、渔猎、畜牧、修行之事的画面一一浮现在火焰之中,最终化为祭鼎鼎身的图案,铭刻其上,“九嶷”二字雕刻在中间。

    祭鼎此后化作九嶷部族气运重宝,定鼎于此,镇压九嶷部族气运,护佑人族,鼎中火焰化作照耀九嶷人族的文明之火,传承不绝,火焰不灭。

    同时,祭庙之内浮现出一尊宝印,正是承接人皇印气运的灵宝,代表人道认可风牧九嶷部族首领的身份。

    风牧恭谨地进入祭庙,完成了最后的祭礼,拿起宝印,只见上面浮现——

    “后稷”二字。

    举起后稷印,风牧再次走上祭坛,面向众人,高声道:

    “自今日起,我等为人族九嶷部族,凡我九嶷部族者,当以兴盛人族为己任,助人族傲立洪荒,使人道永昌!”

    “傲立洪荒,人道永昌!”

    “傲立洪荒,人道永昌!”

    “傲立洪荒,人道永昌!”

    一轮大日正升到了九嶷族地的上空,光晕微微晃动,好似被人族的呼喊震动。

    看见在风牧的带领下,壮怀激烈的一众人族,一旁的帝子熙不禁露出动容之色,似乎明白了为何父皇让他来多看一看,走一走,学一学。

    部族确立之前,九嶷人族就已经各有分工,如今只是重提一下,诸如大司农麾下诸位司农负责耕稼之事、大司礼麾下诸位司礼负责祭礼及族中日常庶务等,暂且表下不提。

    各项事宜结束后,风牧与一众天仙也将帝子熙及其麾下诸位少司命一同迎进洞真府稷下宫中。

    阳天离恒域

    一处巨大的裂缝横亘在荒芜的平原上,四周一片枯败之色,此处的天地都显得毫无颜色。

    裂缝中,庞大的阵法阻隔着向上冲击的不明物体,一声声凄厉的嚎叫从裂缝下的深渊中传来,奈何阵法牢不可破,底下的生物只能一遍遍地冲击着。

    裂缝旁,散落着数不清的尸骨,不是因为太多,而是因为大部分碎在了一起,无法分辨,只有几具稍显完好。

    “嘎~嘎~”

    远方,似有告死鸟的声音传来。

    一堆尸骨中,一具惨白的躯体突然动了一下。

    或许是这个举动引动了某个机关,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触发了阵法,原本阻隔深渊的阵法涌出大量灵力来修补这具身躯。

    好像是发现了阵法的减弱,深渊中冲击阵法的不明生物发出了更加尖锐的鸣叫声,夹杂着兴奋之色,却也愈加凄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