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二十八章 · 戊土有德 仙山万寿
    “呲~”

    一缕青烟甫一出现便被火光炼化,一方大千世界破开,太乙真人摆着浮尘走了出来。

    玉鼎真人抬眼看去,见他发髻稍有散乱,面色不愉,也不多言,观察着身前的天柱,繁复的线条爬满柱身,厚重感扑面而来。

    “这位大神通者是何人?”

    太乙真人浮尘扫过,柱上似有清风徐来,明月朗照。

    太乙虽因支持广成子行事,与看不惯广成子化生先天神灵,使用暗中挑唆伎俩的玉鼎不穆,但向来看重玄门大局,此时主动与玉鼎探寻天柱根源。

    为了尽快让身处大千世界的诸位师兄弟脱困,玉鼎也未再冷脸相对,双目金光湛湛,望向天柱。

    捧起金锉,太乙感念天道,以大神通逆知过去,助玉鼎追根溯源,一条光阴长河流淌在天柱旁,漫长时光化作一幕幕画面显现其中。

    “到底是修为不济,天柱皆为大神通者亲设,仅仅我等二人以天仙修为,光阴难以追溯,差了些许。”

    眼眸中金光消退,玉鼎皱眉不已。

    收回神通的太乙真人也只是暗暗心急,一时没有什么对错。

    两人都是神通道法高绝之士,却不擅长测算天机,不似云中子,以六甲奇门见长。

    正在二人一筹莫展之时,满脸疲态的清虚走出大千世界,来到师兄弟身前,知晓自身狼狈,苦笑着整理自身的道袍道冠。

    玉鼎、太乙两位真人迎了上去,度些法力给了清虚道德真君,让他面色稍稍好看。

    道了声谢,清虚活动一番轻松许多的道体,从怀里掏出一个黄葫芦,取了两颗丹药炼化其中药力,听玉鼎说了二人烦扰。

    闻得测算天柱之时,清虚道德真君须发飘荡,微微一笑:

    “若论钻研阵法,贫道自然不及云中子道兄,但说道天机推算,贫道自认有些道行,师兄无忧,且看我手段。”

    玉鼎、太乙二人对视一眼,见清虚取出一面宝扇,顿时一喜。

    那宝扇正是清虚道德真君执掌的强横先天灵宝,五火七禽扇。

    此扇不仅可以御使五火,神通非凡,还有七禽作为助力,此宝伴清虚良久,他以此为基,悟出一门唤作“七禽小衍神数”的神通。

    凭借玉清大道,清虚使这门神通,最能推算天机,在一众师兄弟中,极为不俗,颇得玉虚宫大天尊赞誉。

    清虚道德真君右手一挥手中五火七禽扇,扇上五火熄灭,有凤凰,青鸾,大鹏,孔雀,白鹤,鸿鹄,枭鸟飞出宝扇,左掌撑起一方洞天。

    七禽振翅,飞入洞天之中,飞禽环绕间,个个神数金光流华。

    光阴长河再一次显化在天柱周边,金色的神数衍化天机,化作淡金色的神风吹开覆住长河的迷雾。

    光阴的规则之力阻隔着神数向前推算,太乙与玉鼎一同施展神通,玄门青光照向光阴长河。

    逆着光阴,长河中越来越多清晰的画面跃出河面,带起一片波纹,向四面晃荡开来。

    迷雾在三人的神通道法下,被驱散到天柱光阴的尽头。

    一座古朴、厚重的道观隐藏在最后迷雾中,平淡无奇却又玄奥非常,一株参天古树生长在道观庭院之中。

    道观门前匾额上绽出神光,破开迷雾,三个道文倒映在三人眼中--五庄观。

    “散!”

    清虚道德真君神情一肃,撤去掌中洞天,七禽飞回宝扇之中。

    光阴长河逐渐淡去,五庄观却顺着光阴流向现实,几欲显化在天柱旁,镇住寰宇周天。

    玉鼎真人拿住降妖剑,一捏剑诀,劈开光阴长河,太乙也打出金锉,光阴长河碎裂开来。

    强大无匹的压迫感从五庄观的水影中传来,看着有些玩脱了的光阴长河,玉鼎急声道:

    “两位师弟钳制住道观,切莫让其降临到我等所处的时光,贫道设法断去光阴长河。”

    太乙真人微微颔首,抛起九龙神火罩,垂下九条火龙,化作九根火绳,死死捆住流向光阴下游的五庄观。

    清虚道德真君只手擎着一尊宝斗,扯出宝光笼向五庄观,定住一片光阴长河,不再流动。

    降妖剑疾疾斩出,玉鼎真人体内玄功催动,磅礴的法力连绵不绝,巨力顺着降妖剑落在光阴长河之上。

    “咖~嚓~”

    清晰的断裂声响起,光阴长河被玉鼎拦腰截断,即将跃出的五庄观被消逝的光阴一同拉入不知何处的冥冥之中,现实中的压力为之一空。

    师兄弟三人齐松一口气,眼中轻松之意浮现,清虚道德真君收起宝斗,开口道:

    “五庄观,乃是地仙之祖与世同君的道场。”

    太乙点头道:

    “我等欲要调动这根天柱,需以戊土之道。”

    取出符箓,三人开始刻画戊土道纹。

    变天坤元域

    荒域西方有一座仙山,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

    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

    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

    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

    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

    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

    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

    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秾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

    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

    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莱阆苑只如然,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

    若问这仙山为何,乃是鼎鼎有名的“万寿山”,这山中有一座道观,名唤“五庄观”。

    此地主人乃是一尊大神通者,称号“地仙之祖”,尊为“与世同君”,名唤镇元子。

    仙中四境,真、地、天、金,其中地仙一道便由镇元子大仙立下,因此得享地仙气运,有此尊号。

    但凡仙道修行,无不有地仙一关,修成地仙便承了镇元子大仙恩德,自然尊他一声,让他一礼。

    五庄观中,在阳天离恒域西边天柱旁光阴长河异动,封闭山门的镇元子便心中有感,在光阴长河被截断,虚影散去的一刹,五庄观中吹起微风。

    那镇元子大仙,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

    他吐出一口浩浩仙气,唤道:

    “清风童儿、明月童儿。”

    两个个面容清秀的道童应声走上前来,见他们俱是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鬅,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

    “老师,何事吩咐?”

    清风、明月低眉问道。

    “一元会到了,你等拿上金击子,去院中将那树上果子都打将下来,用花篮提了,送去苍天春皞域,拜访春皇宫,说是老道赠与人皇尝的果子。”

    抚着长须,镇元子老神在在地说道:

    “另外再请春皇宫中木神句芒,来观中一叙,就说他许久不来,老道思念故友,请他来品果论道。”

    “结在树上的果子,都打下来?”

    清风道童有些惊诧地问道。

    须知五庄观那庭院中,树上结的不比那一般的灵果。

    那棵树本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的一颗灵根,份属先天,是极大的造化。

    盖辽阔九天、大荒诸域,惟万寿山五庄观有此一根先天灵根,结出果实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故而灵根有名人参果树。

    这灵根三万年一开花,三万年一结果,再三万年才得熟,熟后三万年才可采下,短头一元会方得吃,似这一元会,只结得三十个果子。

    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

    凡者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增寿千年;吃一个,就立成地仙,跨越仙凡。

    “都打下来,想那人皇何等尊贵,不过几个果子,怎可怠慢了他,你等还需仔细些,取山中上好的灵材编成花篮装了。”

    轻轻抬了抬眼皮,镇元子说道。

    两个道童道了声是,一个往庭院里打果子去,另一个去了山中,采摘灵材,编作花篮。

    观中,案几上香炉烟雾缭绕,透过烟雾,苍莽的大荒山脉图卷展开。

    观外,万寿山中被童儿惊扰的仙鹤叫声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