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四十二章 · 玄释应对 蓬勃发展
    变天昆仑域玉虚宫中,悬在空中的玉如意发出轻鸣,几道真灵飞向蒲团。

    玉如意平静后跌在元始云床上,透着白色华光,云床飘出几朵白云,笼向蒲团。

    一众玉虚门人真灵在玉如意中温养百年,如今在蒲团上借朵朵白云,重新凝聚道体。

    宫殿中,冥想静神,略作恢复的师兄弟睁开双眼,相顾无言,气氛一时沉寂了下去。

    半响,广成子率先开口:

    “诸位师弟,此次阳天离恒域,我等遭逢大变……”

    半日后,诸位玉虚金仙或架起仙光,或脚踩仙禽,回转各自仙山洞府。

    白云化作的道体终究根基不足,不过仓促应对,还需重新修炼自身道体,才是万全之策。

    仅剩的广成子独自坐在殿内蒲团上,闭目沉思,摩擦着手中一枚玉符。

    自从三千多年前幽冥一事后,自身无端忘却重要事物,他便对此类情形格外警惕防备。

    这枚玉符便是为了预防这类情况做的准备。

    玉清仙光照向玉符,几个朦胧的文字从玉符中漂浮而起,一触即溃。

    “都,罗,帝,鸿,九嶷?”

    莫名的文字让广成子有些困惑,且不提前几个字的含义,九嶷,是九嶷群山?

    广成子当然知道九嶷群山,轩辕氏重臣,黄帝宫雨师赤松子,便出世在九嶷朱明山。

    不过九嶷群山坐落于炎天明夷域北部,虽与阳天离恒域毗邻,却应当与此行无关。

    “九嶷,九嶷,大荒乱起,不宜随意出宫,还需寻个机会探上一探。”

    玉符裂作两瓣,光华溃散,漂浮的文字也随之淡去。

    白鹤童子走进殿内,向盘坐蒲团的广成子行了一礼,开始洒扫起来。

    东海北部金鳌岛

    碧游宫中,多宝揭下悬在香炉上的青萍剑,恭诵《灵宝度人经》。

    龟灵取来宫外生长的几株灵根开出的花朵,一一摆在蒲团上。

    青萍剑中真灵在多宝道人的诵经声中,落向蒲团上的朵朵金花。

    真灵坠入花心后,绽放的花瓣闭合并花苞,顺带收拢宫中弥漫的上清仙光,金鳌岛上灵气涌动。

    禁闭的花苞迅速生长,依然闭合却越来越大。

    在多宝道人诵经完毕后,花苞停止生长,花瓣凋落变为灵光被吸入花心处,巨大的花朵不见,几位女仙重新获得道体,端坐蒲团。

    “师尊!”

    火灵惊喜地看着多宝,随即眼含泪光,委屈叫喊道。

    无当、金灵、三霄也向二位师兄/弟、师姐/妹行礼道谢,随即凝神固息,调和元气。

    青萍剑洒下法力,开成朵朵青莲,融入众女仙道体之中,无当面色微动。

    月影垂在海面,将真灵与新生道体交融稳固后,几位女仙一同梳理着仅存的少许线索。

    “咦,我的七香车?”

    清点着各自的物件,金灵有些愕然。

    一众灵宝之中,有强横如混元金斗,犀利如金蛟剪,珍奇如四象塔,却偏偏失了一辆座驾,这可是件怪事。

    “师妹可能感知到七香车在何处?”

    摇了摇头,她自不需多宝提醒,便尝试过联系自身炼化过的灵宝,却毫无所获,神游光阴也见不到七香车的踪迹,好似不曾存在过。

    “大罗,只有大罗收束截断了自身因果,连同七香车一同敛去了痕迹。”

    云霄看向多宝,试探着说道。

    碧霄面色古怪,脑海中总有一个身影时隐时现,想开口却无法描述,无法言语。

    无人注意到碧霄的异样,多宝并未肯定云霄的猜测,反而看向无当,说道:

    “或许是幽冥,若七香车坠入幽冥,此时洪荒与幽冥隔绝,因果断去便不奇怪了。”

    知晓多宝道人是在向自身,或者说是无生老母求证,无当苦笑着,表示自己也无法肯定:

    “真灵入体时,我便心有感应,无生老母在骊山坐关,封闭山门,断去了与洪荒联系,我也寻不到她。”

    “许多大神通者被黄帝牵制在了天外天,老母是少有的坐镇大荒的大神通者,却也闭关不出了?”

    看着有些烦闷的多宝道人,无当无奈地开口说道:

    “老母给我留下了一句话,说是大荒乱起,若有所求,便去炎天诸域寻一番机缘。”

    思考着无生老母的话语,碧游宫中,众人沉默不语。

    幽天净土域

    灵山之上,菩提树下,药师琉璃光菩萨、阿逸多弥勒菩萨、世善菩萨及左右胁侍诸菩萨等相对跌伽而坐,诵念各《本愿经》。

    诸佛子分列左右,全身心沉浸在几位大菩萨讲经弥散的佛光中。

    一片菩提叶无风自动,落在阿逸多弥勒菩萨顶上。

    弥勒菩萨停止诵经,轻轻拿起菩提叶,笑呵呵地注视着透过剔透的叶子传出的大光明光。

    众菩萨俱都微笑,目光落在菩提叶脉络节点上,是一个个芥子世界,也是一方方极乐净土,光明普照,极乐禅唱。

    “玄门气运有变,翻涌百年,方才安定,看来诸位玄门道友此行并不顺利。”

    世善菩萨笑意吟吟,语气不善。

    看着幸灾乐祸的世善,弥勒一声叱喝,道:

    “世善师弟,你犯嗔、痴二戒了。”

    世善挺身正色,合掌道:

    “弟子修行不够,自罚于菩提树下为世尊诵经万遍。”

    “善。”

    “祸兮福兮,福兮祸兮,玄门道友阻我等前往阳天离恒域,却也替我等受了一劫,我等保全了自身,却终是失了先机,怕是日后还有分晓。”

    药师感叹一句,口中佛号不停。

    诸佛子从众位大菩萨讲经的声音中醒来,才知道讲经已毕,下拜谢礼后退去。

    “灵山弟子也该去大荒体悟红尘,扬我佛法了。”

    大日西坠,九嶷群山下,沅水旁。

    孟宁施展神通,让流经的江水抬起,流向空中有向远处落回江中。

    一座江水形成的“拱桥”伫立在沅水中,桥底,铺着沙石的河床显露。

    堂邑带领一众族人,刨开沙石,挖掘江底和两侧的眠龙石,选择质量上乘的运往族地边缘,大造与几位司空着手安排人力搭建工事。

    寒露松已经被风牧栽种在苍梧山日照充裕之处,吩咐自家的两个童儿时时看护,又给了他们几件小灵物玩耍。

    孟宁尝过冰露后,觉得是极好的酿酒灵材,加入酒中口感极佳,换来风牧的白眼。

    问过竹音后,风牧得知节并与后照在他回来时已出发半日,前去勘探木林环境去了。

    族地中和九嶷群山里的苦桃木被源源不断地送往筑造工地,因为木材坚固,砍伐使用的刀斧已经完全损坏了一批。

    司空一部下属的铸造司日夜不停,锻造新的工具,也将废弃回收的刀斧回炉重造。

    风牧提出的改良得到品质更优秀的灵根一事,便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看见成果的。

    没有头绪的司农一部日日愁苦,析丰拉着麾下一众司农,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构想,又被一一否决,路过司农部地的族人能听见司农殿内几乎没停过的争吵声。

    为此,大司律云霁还收到不少族人的“检举”,担心司农一部的争吵有碍族群和谐。

    命人安抚好族人的情绪,也有司律前往司农殿提醒析丰,却毫无用处。

    心知各位司农也都是为族群发展忙得焦头烂额,听不进劝告,云霁也只好令诸位司律对族人多加解释,让他们平日里不去靠近司农殿。

    美其名曰:

    先容他们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日后依律论处。

    九嶷部族生机勃勃,发展得热火朝天,身处其中的风牧深受感染,觉得自己与这片天地的联系都更加紧密了几分。

    三十余日后,紫冠木林外。

    一路观察的节并与后照来到此地,同时也制成了来路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