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五十六章 · 剑化万物 大罗洞府
    书写道文对心神和法力的消耗极大,越是强大的道文则越是如此。

    所以对煞风景的蛟龙,风牧也只好任他如此,一颗接一颗地往嘴苍天春皞域中抛着灵果,然后将之一口咬碎。

    路边竹林中几条青蛇拨开竹叶,瞄了几眼身形俊逸的蛟龙,又快速退了回去。

    瞧着一路不时有青蛇偷瞄孟宁,风牧不禁多看了他两眼,却没看出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以人族的视角,孟宁的真身只是比其他龙类更加修长健壮,鳞角峥嵘,威赫十足。

    不过以龙蛇之属、鳞甲一类的视角来看,孟宁生得俊逸不凡,且血脉尊贵,天赋绝佳又谦和自矜,大概就是一般人族眼中的帝子熙。

    风牧也没有搜魂夺魄,自是读不懂这些青蛇的情感,带着孟宁走过了竹林。

    徒留林中青蛇恋恋不舍,望着前方的背影。

    来到半山腰上,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山上几只飞鸟扑腾着翅膀钻进松林避雨,喳喳地叫着。

    一处凉亭立在山崖边,凉亭的石柱上雕刻着或禽或兽、或风或云的图案。

    感受着图案的纹路中隐而不发的气机,风牧步入凉亭,折下亭边一个松树上的枝丫,握在手中,掐住剑诀,松枝缠上卷动的气流。

    孟宁在亭外,看见一根石柱上有狂风裹刃,欲要搅碎亭中的人影。

    手中松枝一点,打落风中青光聚成的剑刃,人影在风中岿然不动。

    凉亭似被激怒,所有石柱齐动,亭中化为一片云海,将风牧笼在其中浮浮沉沉,云间有奇禽异兽,或穿云而过,或腾跃其上。

    松枝荡开刺来的鸟喙,两道剑光在云中碰撞。

    看出奇禽异兽乃至云海皆是剑光所化,风牧震散身周云光,挥动松枝。

    轻便的松枝好似重如山岳,气势磅礴,又像轻似鹅毛,飘忽不定:

    “云无心以出岫。”

    高山镇压云海,松枝剑光同样化为云雾,将云海中的奇禽异兽一一斩落,成为消散的剑光泯灭。

    异象退去,风牧独自站在亭中,手中松枝下段断作数截落下。

    “怎么样,可有收获?”

    孟宁飘进凉亭看着一根根石柱,可惜他无心剑道神通,不然也可以试上一试。

    转动幸存的半截松枝,两条神似孟宁的蛟龙扑向了他。

    甩尾拍散蛟龙,又有白虎挥爪,风刃成罡,被孟宁一声龙吟震动,消弭无形,幸存的松枝也成为粉齑撒下。

    “此地的机缘,虽然也是师法天地,走的却是剑化万物的路子,与我万物归剑的剑道不合,因此我是以力破剑,并没有接受这份传承。”

    破开幻阵进入后,风牧就明了此地主人不在,留下了传承机缘和一份因果。

    入阵是第一关,悟剑是第二关。

    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其他关卡,不过风牧对继续探索已经是兴致缺缺了。

    严格来说他并没有通过第二关的悟剑关,或者说是在强行击落风刃剑光的时候便已然放弃了继续悟剑,因此才会凉亭里的阵势有被激怒的反应。

    不是他的道,他便不会去取,这份传承还是留给后来者,而不是葬在他的手中。

    离开凉亭后,一人一龙在半山腰转了转,没有继续登上山顶的意味。

    远远看着顶上一块石碑上刻着几个沧桑的道文,散发大罗道韵。

    阴沉的天空和急促的蝉鸣就像在催促他们离开,每走到一个地方,就有树木无风自动,沙沙作响。

    “看来此地已不欢迎我等,就不多留了。”

    心念转动,风牧眼前景象倒转,山林在身前退去,迅速与他拉开距离,直到成为一个黑点后隐去。

    再次出现在熟悉的旷野上,一同出现的还有多出来的一根枝叶葱郁的翠竹,和一截带有气香的松木芯。

    这是仙府对一人一龙不曾强求洞府机缘的馈赠。

    孟宁看向望着自己风牧,龙爪摇摆间选择了松木芯。

    收起翠竹,风牧对空荡荡的天地道了声谢,孟宁也有样学样。

    转身欲走的蛟龙却见身旁好友立着不动,沉思之后面色肃然地对他说:

    “我思虑良久,还是认为不能让前辈遗泽落入心怀叵测之徒的手中,我等应当为前辈做些什么才好。”

    不太明白风牧的意思,孟宁只好跟着点了点头。

    却见风牧翻开锦册,对照图卷探寻着幻阵所在的地脉节点,并取出不同灵材埋进其中。

    鼓捣多时,一座蔽灵阵在地底形成,此地灵气的异样随即被阻隔去了。

    只要不会有金仙无事可做,在荒地上一遍遍用神念观照,此地踪迹便很难再被寻到,地脉中灵气变动的痕迹被隔绝。

    “如此,可保无虞。”

    孟宁这会看懂了风牧的做法,有些讷讷不能言,最终还是问道:

    “那此地的传承?”

    风牧对着荒野义正言辞道:

    “前辈无忧,我人族中有许多性格良善,品行优异,天资聪慧的后辈,我定会带与前辈有缘之人前来接受考验,”

    说完看了满眼“钦佩”的孟宁一眼,觉得有些不妥,又补充道:

    “孟宁道友乃是孟章神君后裔,族中也有许多良才美玉,亦会为前辈举荐一二。”

    转过身去,孟宁龙首埋在盘着的身躯中,他觉得若不是二人已不在山林中,之前被赠予的翠竹和松木芯一定是会被收回去,然后将二者赶出来的。

    见天地间没有异状出现,风牧心中一喜,舒了口气。

    即使道不相同,他不愿改弦更张,但也不可能将一份大罗遗泽拱手相让,他不需要,还有人族亿万万呢。

    未曾进入洞府,风牧也不能肯定这份传承的珍贵,在后来发现洞府前的大罗道韵之后,说他毫无悔意那是假的。

    因此才有了他试探性地布置阵法,而大罗安置的洞府,并没有表现出抗拒。

    此时的孟宁神色莫名,陷入纠结之中。

    在他看来,这种路遇大罗洞府并全身而退,收获馈赠之事是很有记录在书卷中的必要的。

    但是如果连风牧最后的所作所为也写进去,是不是对他不太好?

    不懂就问,孟宁很直接地咨询了风牧本人的意见,并获得了极为明确的答复:

    “无妨,事关好友著书的心愿,我全力支持,只是写下这等奇遇却也不能随意流传,还要静待时机。”

    “这,那何时才是时机?”

    “待有人族通过历练,进入洞府继承了前辈所传便可。”

    有些牙疼,但孟宁对自己的好友还是有些钦佩的,毕竟他是亲眼见证了九嶷部族从后竹氏的大猫小猫三两只,再到如今的近千万族人的。

    穿过荒野,继续前行的风牧端起后稷印,有神念从中传出:

    “后稷,我已承接父皇诏命,不日即将前去南荒。”

    “神祇”后稷传来的只有这句话,子熙并没有将他拉入人道气运长河中交谈的意图。

    虽然没能让子熙给司农殿留出十年八年的时间,但也有将近两载了。

    能够尽早理清巴蛇、修蛇之事,也算安下风牧的一份心思,只要将暗中的浪潮掀起,暴露在人族眼中,大罗,也能让他再死一次。

    以后稷印勉强沟通九嶷鼎,将此事告知了竹音等人,让他们稍作准备,自己也将回转族地。

    中止了行走南荒的行程,才对孟宁解释一二,蛟龙竟比风牧更加急切,欲要尽快回到九嶷族地。

    或许比起在大荒上“寻宝”,孟宁也更热衷于巴蛇之事。

    风牧那里知晓,孟宁对行走大荒屡屡遇见麻烦多少有些不耐,寻找巴蛇之灵则不一样,这是他们主动去找巴蛇族群的麻烦。

    九嶷族地,即将竣工的边防之地,一团炽烈的火光引起守卫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