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六十二章 · 寒景玄松 边防竣工
    子熙与孟宁的相见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折。

    除了孟宁殷切地表示要一同前去清缴巴蛇的时候,让子熙感到有些怪异。

    九嶷部族的边防竣工在即,风牧忙于为其勾勒阵纹,铺置聚灵阵法。

    子熙这些天无事也一同相助,并不时指点一下操练军阵的堂邑等人,让他们进益不小。

    偷暇回苍梧山洞真府,将炀绒灼须栽种在了寒露松一旁的山体中,赤红的根须与九嶷群山地脉连结,勾起了地火中的炎浊之气。

    地脉中传出的热量正为寒露松所喜,被其汲取而去,不至于将苍梧山变为火焰山。

    感受着寒露松针抖动间传来的欢喜之意,日后有望收获灵根子体。

    从灺狰体巢穴赤珠和朱果大部分交给了司空殿,因为此前交给堂邑的一瓶冰露给了风牧一个惊喜。

    潜心钻研军阵之道,堂邑认为阵法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将同一种力量、或是能够相互促进的不同种力量发挥到比个体更高的极限。

    他认为,冰露的作用不应当是为个体提供法力的增长,而是让族中获得一个新的阵法。

    让十几位相性合适的真仙族人分食冰露炼化之后,堂邑让他们展示了粗浅的合击之法。

    这种战法称不上军阵,但也是一种多人合击的技巧,是军阵的根基所在。

    如他所料,使用带有同种特性的法力,合击之法展现了比平时更强悍的力量,不容小觑。

    要知道,九嶷部族修行的功本就大多为风牧所传,只是修行之事却因人而异。

    如今冰露给法力带来的冰寒特性却是出自同源,更为融洽。

    于是在风牧外出的两年里,堂邑与众司空建造边防之余,研究了新的阵法——寒松阵,不过未能将其完善,冰露的产量不足以投入给大量族人服用。

    回山后风牧便将所有阳如、阴如摘下的冰露送去了司空殿。

    这几日在子熙的指点下,寒松阵越发玄妙,渐渐有凝成一副寒露松模样的阵纹的趋势。

    曾经观摩过春皇宫水神玄冥从无到有,组建麾下玄飏军阵,远在如今的寒松阵之上。

    而得到了风牧送来的赤珠和朱果,独属于九嶷部族的第二座军阵,也已经由司空殿开始进行修缮改进了。

    清缴巴蛇族群,并不是想孟宁想象中的那样:

    在子熙到来之后,他们跟随风牧带领的九嶷族人找到一处处蛇穴,杀将过去。

    余下的事情便是不断拔出这些祸患,然后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真实情况与他所想差异极大,子熙在来之前已然测算好大体的方位和分布。

    又命从属带来三只胜遇,因为喜食蛇鱼之属,胜遇擅长搜寻蛇类。

    待将各处的巴蛇族群,包括南荒以外,尽数确定下来后,会由汐华殿从属前往集结一些各大荒域的人族,一并清理。

    这也是为了更大限度地防止巴蛇之灵的本体生变,引发更大的暴乱。

    炎天明夷域的主力自然是九嶷部族,也会知会其他人族聚落,一者是进行警惕,二则是增加人手,保证不会有漏网之蛇。

    之后再根据南荒各处的实际,决定是否提供支援。

    所以这一次缴蛇之战的大部分时间,风牧与九嶷部族要做的是静待,时机一至,便可一击而定。

    趁着孟宁有些苦闷和不耐,风牧拉着他与子熙在苍梧山下的竹屋中论道。

    竹门敞开,不用轮值处理事务的仙境族人俱可在屋外听讲。

    作为发起之人的风牧还是第一次正经地与孟宁论道,但他却成了局外人一般。

    子熙就水之道与孟宁相互辩驳,争锋相对,一向平和的孟宁表现得极为犀利,丝毫不像与子熙之间,道行相差了一截。

    来回之间,连带着风牧都在此道上精进了几分。

    取过手边的竹简,风牧刻下《寒景玄松功》作为开端,并开始书写起来。

    论道中的一人一龙也不介意,有意成全与他,便将论道的重心向这个方向偏移过来。

    比起其他功法,《寒景玄松功》更重法力的淬炼而不是修为的提升,因为这本就是为参与寒松军阵的族人准备的。

    书写着竹简,又在竹屋内的论道声中不断修改填充,乐此不疲。

    风牧时而也会想,自己的修行功法也能如此简单地完善起来,那便再好不过了。

    《寒景玄松功》微言大义,观想先天灵根寒露松,合以冰露炼化修行,将法力淬成寒性。

    单以这份功法而言,子熙在论道中胜过了孟宁一筹。

    但因为孟宁并非人族,不如子熙了解人族修行之事,也是情有可原,并不能仅以此论。

    竹屋外的人族来来去去,都觉得意犹未尽,却也不能耽误处理族务。

    一年多没出竹屋,期间司农殿经常来人送上酿成的灵酒。

    算上之前的时日,子熙来到九嶷族地已然两年有余,今日还是堂邑前来,向风牧禀报改进后的边防搭建已毕,请往检阅。

    对九嶷部族的边防建造,子熙提了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那是已然接近竣工,为了不影响整体,司空殿对每一处都设计了不同的调整改进方案。

    无法完全推倒重建,他们很有耐心地一点点调整完善,今日算是完成了。

    因为背靠九嶷群山,临近沅水、湘江,族地的边陲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这些地形的优势。

    以巨石、檑木建起护墙,借此抵御荒域上有可能发生的兽乱,混乱中的凶兽攻击性强且十分暴躁,护墙能够有效阻拦它们的突进。

    护墙上刻画聚灵阵,苦桃木将汇集而来的天地灵力传导向不同的杀阵。

    或是激起箭雨、或是掀起飓风、或是吹起烈焰、或是卷起巨浪,杀阵种类繁多,可以应对不同的敌人。

    隐藏的更深的是幻阵,不仅作用于敌人,也作用于自身。

    这一点是子熙提出的,幻阵的作用不仅在于可以混乱迷惑对方,也能让己方在乱战中保持冷静,不为煞气所迷。

    另外借引动江中水脉、山中地脉的力量,以族内祭坛上的九嶷鼎为阵基布阵。

    此处阵法不会轻动,乃是以部族气运借来天地之力,唤出两尊护法神祇的法身,一位水灵之相、一位土灵之相。

    没有亲自与护法神祇的法身交过手,风牧也不敢断言祂们的实力。

    不过他能保证,立在比绞杀巴蛇之灵时的罡煞阵中更大三倍的军阵中,节并与后照也难挡法身几合。

    当然在修缮边陲之时,司空殿也顺道将族地中暗藏的阵法加固、增强了许多。

    同时护墙上的聚灵阵随时都是激活的状态,只是不会完全催动。

    平时聚集的灵气会被导向族地之中,虽然不会增加多少,倒也聊胜于无。

    族地的规划并没有让边陲紧挨着族人生活的区域,留下了一段缓冲地带,应对可能的意外。

    同时聚集区的也留出了足够的空余,容纳多一倍的族人绰绰有余。

    司空殿认为,即使今日族人赖以生存的物资受限,也要为日后的发展留出余地。

    所以现阶段的九嶷族地虽有千万人族,还是显得有几分空旷。

    如若不是风牧制止,许多司空甚至提出开采仙山,以近乎掠夺的方式将群山中的灵气引向族地,供给族人日场修行、种植灵材所需。

    风牧自然不会应允,不说此事对山林的破坏会有多严重,单以气运而论。

    大荒之上,哪一座仙山不是天地所钟,造化而成,自有一份独属于它们天地气数。

    连风牧都不愿做出强占仙山的举动,唯恐损了自身气数事小,遭天地厌弃事大。

    严厉斥责下,司空殿的一众司空倍感可惜地放弃了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