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七十七章 · 门下亲传 灵根培育
    风牧的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让剑非立时成为殿中的焦点。

    他并不是突然兴起,其实从斗剑之后他就有这种考量,正好借这个机会。

    苍林府一行,能闯到淬剑池前证明了他的资质,获得先天灵宝证明了他的机缘,劫处逢生证明了他的气运。

    至于他的根性风牧早已认可,而他愿意为竹音和云霜挺身相护是最重要的一点。

    剑非又在机缘巧合下熔铸出一身的剑骨,加上他的心性,风牧认为能得自己的剑道真传。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剑非短暂的失神后,走到风牧身前拜下:

    “弟子,承蒙师尊厚爱,愿入师尊门下修行,万望师尊不弃,乞请收留!”

    “好好好,自今日起,你就是我门下亲传弟子,承我道统,当以扬我人道、卫我人族为己任,不可懈怠,你可能做到?”

    “师尊教诲,铭记五内,生而为人,岂能不应!”

    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殿中,风牧手执青冥剑,按在剑非肩头靠近脖颈处:

    “今日所言,永不可弃,他日有违,为师当执此剑,叫你神魂俱灭,幽冥无路!”

    “是!”

    收回神剑,风牧眉宇间是掩不住的喜色,便要就此确定二人师徒名分。

    但是以大司礼竹音为首的一众司礼严词反对,认为作为风牧第一次收取门下亲传,不该如此草率,这也是九嶷部族的大事,要有祭礼为证。

    此前族中一众天仙皆对风牧口称“老师”,是因为尊崇风牧实行教化,庇护九嶷。

    风牧虽也时长为族人讲道,但从没有将某人正式收入门墙,行师徒之礼。

    本不想如此大费周章,抵不住众司礼一力相请,云霁也有几分认同,司律殿也附议。

    于是,四部有司尽皆希望风牧至少在这一次收徒按照司礼殿的祭礼流程走一遭。

    实在不好再推辞,加上四部有司言之有理,风牧也就应下了。

    但知晓了司礼殿具体的规章流程之后,他还是进行了大量的裁剪,并没有完全同意。

    司礼殿定的祭礼太过繁复,只比九嶷立族之时的祭礼简单了几分。

    考虑到如今的族人数量近乎是当初的两倍,一套祭礼完备下来恐怕不比当初容易多少。

    这种规模实在是太夸张了,他说什么也是不同意的。

    于是从观礼人数、祭礼流程、祷文书写通通进行了极大的删减,才让风牧勉强同意。

    祭礼的经过也不必再过多赘言,赤松子、容成子作为观礼的前辈送上了贺礼。

    子熙、孟宁、蚩未、木柃也以风牧好友的身份送了礼物给自己的师侄。

    而远在炎天紫阙域的魁隗,因为连山部族初立,庶务缠身,未能前来,也遣了几位族人前来恭贺,并邀请风牧日后携徒来访。

    祭礼结束之后,风牧赐下亲自手书的《洞真经》,正式确立两人的师徒名分。

    自此,风牧与剑非有了更为紧密的道气运勾连。

    这也是为何在洪荒之中,法不可轻传,大罗即使是留下隔代传承也要重重考验。

    拜师收徒者,师视徒心性、资质,可以多加考验,徒视师德行、作风,也要千般慎重。

    有人将门下弟子视如己出,尽心栽培;也有人将门下弟子当做傀儡,挡灾应劫。

    有人将授业恩师感同再造,入恭出敬;也有人将授业恩师看做仇寇,欺师灭祖。

    因此,无论是为人师还是为人弟子,都不只是一声“师尊”和一声“徒儿”而已,其中气运牵扯,日后皆有分说,岂能随意。

    之后,虽多了风牧亲传的身份,剑非除了时常前来向风牧求教,与以往并无不同。

    这让他愈加满意,也时常召剑非前来讲经,早日巩固他鼎沸的气机,成就地仙。

    不只是《洞真经》,风牧还会偶尔为他讲《大荒人道经》。

    风牧为剑非手书的经文开篇,便指出,修行之路,参照他人的经义,走到尽头,也不过是一般天仙罢了。

    倘若完成阴阳三合,铸就金仙道基,需要悟出自己的修行功法。

    因此,《洞真经》也好,《人道大荒经》也罢,都是为了将来他能走出自己修行之路。

    竹音带回的九节空明竹被她栽种在族地祭坛不远处,司空垫特意规划了一片竹林。

    先天灵根能让天地为他发生改变,待子竹落满,这片竹林便能成为一处先天福地,造化通玄,对族人修行大有裨益。

    看出竹音的根基被先天灵根补全,风牧也对这株灵根给予厚望。

    不求他能让每一个族人都能有现在竹音一样雄厚的根基,有望问鼎金仙。

    但求族中能踏上仙境修行的族人越来越多,日后才有更好的发展。

    可惜苍梧山中栽种的两株先天灵根对环境的改变都不如九节空明竹这般温和,弄不好还会让族地不适宜一般族人居住,只能栽在山中了。

    这些年中,风牧曾要求的为每一户住房添加紫冠木的事情,司空殿也都完成了。

    经过几代人的发展,现在新生族人的资质都好上了许多。

    堂邑口中足底族里的另一个耗资大户,在九嶷群山中钻研假洞天福地之道的析丰众人,自然没有被遗忘。

    相反,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可以应用上的成果。

    按照析丰给出的办法,寻奚带领众司农在几处空地上激发了空间节点。

    直接形成假洞天福地是做不到的,析丰认为可以退而求其次,放大天地规则中的某部分。

    借着风牧让他任意观摩苍梧山中先天灵根的机会,他认真思考了先天灵根让天地改变的各种缘由。

    先天灵根气运深厚、天地所钟这种话自不必说,他也是知道的。

    但这种改变在他看来一定是有迹可循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因果关系。

    以这种思路,析丰发现了不同的先天灵根与洪荒天地脉络节点有着某种特定的共振。

    当然,形容为共振自然是风牧的杰作,在析丰看来这是先天灵根与天地一同呼吸吐纳。

    先天灵根就是用这种呼吸吐纳的方式,吸引天地规则适应自身。

    有了思路之后,析丰率领众人试着模拟炀绒灼须的呼吸,与天地形成奇妙的共鸣。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他们成功地让试验的地点成为了一处地脉火毒自主汇聚之所。

    然后因为无法解决汇集的火毒,只能灰头土脸地想风牧求助。

    在那之后,九嶷部族对灵根的培育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司农殿致力于发现各种能引起天地空间脉络节点共鸣的呼吸吐纳方式。

    族中已经有两种灵根以这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培育了,成果斐然。

    有鉴于析丰的功绩,风牧恢复了他司农殿大司农的身份,不过他倒是把自己甩得干净。

    因为认为右司农寻奚能够把殿中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他就干脆都不管了。

    虽然被解除了禁足山中的禁令,他还是终日在山中钻研,也不怎么外出了。

    不过在风牧眼中,析丰的精、气、神三宝都有光明绽放,这是已然堪破这重心劫的征兆,他也就由得析丰去了。

    族里倒是有对他纵容析丰这件事有所说笑,大抵是认为这是析丰从风牧身上学来的。

    倒也没有平白诋毁风牧,他以前也是经常将事情甩给竹音,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各项事务给族中带来的改变不小,部族的发展越发呈现蒸蒸日上的姿态。

    这也让风牧向众人传授了更多足以修行到天仙的不同类别的功法,大都是他结合前世所学整理所得,同时也有部分《洞真经》。

    关系他自身修行的《洞虚经》,也终于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更加完善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