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走进不科学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五十二章 掀他个天翻地覆!!(8.8K)
    “什么,惠更斯先生计算的光速是错误的?”

    听到徐云这番话。

    法拉第顿时愣住了。

    众所周知。

    光速的单位很大,因此存在误差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儿,甚至可以说是必然。

    别的不提。

    就只比较惠更斯和小牛所计算出的结果吧。

    一个是21.2万公里每秒,另一个是21万公里每秒,相差了足足2000公里。

    但徐云所说的值得被纠正的错误,显然不是这种临近数字上的误差。

    他所指的误差无疑是‘量级’层面上的概念,最少最少都在20%以上。

    可是......

    这怎么可能呢?

    要知道。

    与光的本质探究不一样。

    由于光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在日常生活的尺度下,人们根本就无法意识到光从a处传播到b处还需要花费时间。

    因此在古代世界无论东西方,先民们基本上都没有光速的概念。

    这种类似常理的观念一直持续到了17世纪,才被伽利略提出了质疑,并且设计了一個实验。

    伽利略设计的实验是这样的:

    两个人各自拿着一盏灯笼分别站在两座山头上,每个人都用挡板把手中的灯笼遮住。

    接下来。

    一个人把自己的手中的挡板拿掉。

    对面山头的人在看到灯光后,立刻把自己手中的挡板也拿掉。

    第一个人则记录下从自己拿掉挡板到看到对方手中灯笼的时间,这就是光线在两座山头之间跑一个来回的时间。

    用两座山头之间的距离除以时间,就可以得到光的速度了。

    毫无疑问,这个实验最后当然失败了。

    因为假设两座山头之间的距离是一公里的话,光线在两个山头之间跑一个来回只需要0.0000067秒。

    而人的反应时间普遍在零点几秒的区间,这是光线在山头间跑一个来回所需时间的三万倍。

    所以无论伽利略怎么测量,他测出来的都只不过是这两个人的反应时间而已。

    所以伽利略最后便放弃了测算光速的想法,人类第一次试图计算光速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人类的天才并不止伽利略一位,伽利略去世后二十年,便有人想当了一个可以测算光速的方法。

    这个人的名字里也带个罗,叫做罗默,是一位丹麦的天文学家。

    早些年罗默在观测宇宙的时候注意到,木星有一颗叫做“埃欧”的卫星——也就是木卫一。

    在那个年代。

    天文学的发展已经使得人们可以计算出这颗卫星围绕木星运行的周期,并算出在它在地球上可以被观测到的准确时间。

    罗默敏锐地意识到,在一年之中,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距离是在不断变化的。

    所以埃欧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人们在地球上所观测到的时间的差异,正是光线传播过不同的距离所耗费的时间的差值。

    后来经过罗默长时间的观测,发现了一个情况:

    当地球和木星距离最近的时候,埃欧出现的时间比平均值早了11分钟。

    而当地球和木星距离最远的时候,埃欧出现的时间则比平均值晚了11分钟。

    11+11=22。

    换而言之。

    这22分钟的差值,就是光线走过地球和木星间最大和最小距离之差的时间,是可以用来计算光速的。

    浩瀚的宇宙空间,为人类提供了足够大的尺度来计算这个数字。

    于是。

    罗默在1676年公开了这个推测以及相应的观测数据。

    不过罗默本人并没有亲自去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值来,最终完成计算的是上头提到的惠更斯,得出的光速为21.2万公里/秒。

    小牛在自己的《光学》中提到了相似的数值,但没说是怎么得来的,后期普遍认为大概率是参考了罗默的数据。

    当然了。

    以小牛正史上的尿性,哪怕参考了也不会承认。

    总而言之。

    有小牛和惠更斯的计算结果担保,光速是21.2万公里/秒的概念,在科学界中一直被视为真理。

    虽然期间有过布莱德雷这种另辟蹊径,通过恒星的光行差法计算出光速大概在三十多万的例子。

    但由于计算方式涉及公转,逻辑上的漏洞实在是太多了,故而始终没有被主流接受。

    所以在听到徐云的那句‘纠正错误’时,法拉第下意识的就想张口去反驳。

    但话未出口,他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另一个念头:

    徐云掌握的数据,很有可能是肥鱼计算出来的结果。

    那可是肥鱼啊......

    两种情绪在脑海中激烈的碰撞,令拉法第的脸色都有些阴晴不定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他深深看了眼徐云,默然离开棚子,选择了做个等等党。

    .......

    冬日的天色暗的很快。

    法拉第历离开后半个小时不到,天色便开始阴暗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

    威廉·惠威尔派人送来了面包和牛奶。

    整条被封闭起来的道路周围,也逐渐围聚起了看热闹的学生。

    一个小时后。

    黑夜彻底降临。

    哒哒哒——

    一位学联干部快步走入棚中,牛皮靴与底面发出了清脆的接触声。

    只见他与同事低语了几句,便对徐云道:

    “罗峰同学,时间和设备都已经差不多了,请随我过去吧。”

    徐云点点头,跟着他离开小棚,来到了一处空地上。

    此时这处空地除了中间区域,周围早已密密麻麻的围了不少人:

    其中有小麦、艾维琳——这俩人一个是三一学院的第二位减费生,人称‘小牛第二’,另一位干脆就是艾斯库家族的唯一嫡系后代,能出现在这里实属正常。

    另外还有安古斯·罗曼、

    将汤姆逊视为情敌的弗雷德里克·阿加尔·埃利斯、

    未来的作曲家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等等。

    这些人都是选出来的学生代表,代替学生群体见证整个过程。

    剩下的就是包括阿尔伯特亲王在内的领导和教授了,威廉·惠威尔、法拉第、斯托克斯等人尽数在场。

    在他们围聚的中心处,便是准备好的一些设备。

    徐云要求的这套设备其实非常简单,一共有四个模块分布在四个不同的区域:

    首先便是徐云所在的操作台。

    这里有一张桌子,一支固定在桌上的手电筒,一个镀了银的透镜,一架望远镜。

    第二个区域在他正左侧...也就是九点钟方向二十米左右。

    那里立着一块成像板。

    第三个区域是左前方十点半钟方向。

    那儿放着一块不停旋转的旋转镜,与成像板的连线正好与操作台和成像板的连线垂直。

    旋转镜、成像板、操作台,正好形成一个“l”型。

    至于最后一个模块则在五公里外,那里放着一块凹面镜,由三一学院的几位助教看守。

    凹面镜和旋转镜之间的连线与旋转镜和成像板连线垂直,也就是在‘l’左边那一丨的话之人看去。

    只见徐云此时正弱弱的举着手,脸上挂着比小麦还憨厚的笑容看着他们。

    众人这才想起来,自个儿讨论了半天,居然把徐云这个设计者给忘在一旁了......

    法拉第见说沉吟片刻,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语气比之前明显缓和了不少:

    “罗峰同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徐云乖乖走到他身边,看了眼老法的帅脸,解释道:

    “法拉第教授,虽然光路有三个阶段两个数值,计算起来非常麻烦。”

    “可别忘了,旋转镜的转速却是容易测量的,并且可以用变量法计算出正相关。”

    “所以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测量相邻两次看到反光全灭时齿轮转速之差就行了,大不了多调整几次嘛......”

    徐云说完犹豫片刻,拿起桌上的笔,见老法没有制止,便又写下了一道公式:

    2l=2π/t=10πrad/s。

    这个转速从后世来看显然是不够的,五公里的光路,转速最少要在800以上。

    不过徐云出于实践角度考虑,还是决定让老法他们自己慢慢探究。

    十分钟后。

    老法看着成像板中心点处的光斑,心中隐约意识到了什么,脸上涌起了一股潮红。

    与此同时。

    斯托克斯拿着一本刻录着大量数据的表格走到他面前,恭敬道:

    “法拉第先生,数据已经统计完毕了,最终计算这一步...所有教授一致认为应该由您完成。”

    现在包括阿尔伯特亲王在内,没人对斯托克斯的这番话有异议。

    作为以一己之力推开第二次工业革命大门的灵魂人物,确实没有人比老法更合适完成这最后一步。

    老法见说深吸一口气,接过表格,当场做起了演算。

    “l=20米,d=5000米,△s=0.0007米,△Θ=1.4232°,w=26.7π弧度/秒......”

    操作台边此时虽然站满了围观群众,但却无人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安静的如同2022年的釜山图书馆。

    唯独钢笔与羊皮纸接触的沙沙声依稀可闻。

    十分钟后。

    老法放下钢笔,面色复杂的叹了口气。

    沉默良久,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一旁的阿尔伯特亲王走上前,拿起羊皮纸看了一眼:

    “光速.....每秒298372公里?”

    老法缓慢而又坚定的点了点头,用颤抖的手指摘下眼镜,捏着鼻梁,心绪复杂。

    旋转镜测光法的原理很简单,比起通过木卫一的测定方式,显然直观且精确无数倍。

    此前科学家之所以公认21.2万公里/秒这个数字,一来是因为惠更斯和小牛的双重担保。

    二来便是科学界找不到除了星空之外的测光方式。

    在所有人的潜意识中,想要测量光速,地球之外的尺度空间便是唯一的选择。

    结果没想到......

    徐云不过用了几面镜子,便在地球上轻易的测算出了光的速度?

    “肥鱼先生,真是恐怖如斯啊......”

    而就在老法惊诧之际,空地上忽然响起了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

    “不对吧,罗峰先生,你不是说能拿出反驳波动说的证据吗?请问测量光速,与波动说之间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老法和徐云下意识的看去。

    果不其然。

    发声的人正是安古斯·罗曼。

    看着有些气急败坏的安古斯·罗曼。

    徐云忽然灿烂一笑,露@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

    “对呀,所以测光速只是一道前菜,后头才是大餐呢。”

    ...........

    注:

    今天生日,虽然已经过了吃生日蛋糕的年龄,不过可以讨点月票吗?

    真生日哈,不是为了月票找的借口,看到骚扰拦截短信一堆提醒我生日快乐才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