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朕即大宋 > 章节目录 第五十八章大举精简机构
    杨时抵达东京时正是人间四月,朝廷万象更新,官员们喜笑颜开。

    凡是当初押宝朝廷,笃定朝廷会平定叛乱,肃清山河的官员,最近都平步青云,有人甚至一夜之间连升数级!

    有的人睡觉前还是个不入流的八九品小官,  在大宋冗官制度下是个可有可无的冗余官员。一觉醒来,就得知自己已经是正五品一方大员,总督一方政务,位高权重!收拾收拾行礼,就可以去南方鱼米之乡走马上任了。

    可惜辛弃疾还没有出生,否则在这个新朝庭,  他绝不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至少也能混到一方宣抚,  管理一州、一府的事务。

    倒不是赵桓在贿赂官员们,而是大宋的冗官已经有点不够用了!金人入寇,围困东京,本就使大量官员弃官而逃。又因为江南小朝廷的叛乱,使朝廷士大夫三去其二。

    随着平叛大军的推进,各个方向版图迅速恢复,一批批士大夫被处死,有大量官职空闲出来,需要东京派遣官员前去没用,眼下赵桓、李纲都看着孙傅,对这种弹劾,三省怎么都要作出回应。朝廷局势如此,三省为什么要留那么多官员?说不出个缘由,那就只能默认有司马昭之心。

    孙傅深通政治斗争之道,这局面如果还想死守全部利益,只会导致满盘皆输。但壮士断腕,却有可能保全一部分利益。

    于是短暂沉默之后,孙傅说道:“如今朝廷正在精简机构,删除冗余官职。我三省作为当朝宰执,自当作为表率。老臣与左相商议过,打算将中书省、门下省精简,只留尚书省。”

    说到这里,孙傅强调道:“官家,自古以来尚书台便负责传递天子意志。尚书省定会比政事堂更适合为官家处理朝政!”

    赵桓微微颔首,孙傅这一点倒没有说错。政事堂,代表的是宰相的意志。

    而兰台、尚书台最初背景却如枢密院一样,都是传递天子意志的机构。

    对于怎么安排政事堂与尚书省,赵桓心中大概有了主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