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明末逐鹿天下 > 章节目录 第95章 开考
    崇祯三年,六月十五日。

    汉中城北门新设立的衙门招贤馆。

    今天正式开启,让考生报名参加招贤馆初试。

    很多考生都来到招贤馆门前,等待招贤馆大门打开。

    其中有两群人不被主流的人群接纳,一些带着儒冠的士子。

    离开他们很远,好像在躲瘟疫。

    这两群人,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圈子。

    一群是女人为主, 一群是身体残疾的考生为主。

    曲清漪穿着唐代的襦裙,领着一群刚刚脱离乐籍的姐姐,讨论招贤馆考试可能的内容。

    铃音带着青楼女子,有些紧张。

    她们跟在曲清漪队伍后面,没敢与曲清漪等人交流。

    只看气质,就好像乡下女子遇到大家闺秀,她们有些自惭形秽。

    柳馨和许多小姐妹, 最为腼腆。

    她们都是犯桉士绅的家人, 父兄都被判刑,家产也被充公。

    有的人没有嫁人就被退婚,有的人孩子还小,就失去些危言耸听的话语,也要给他及格分。

    及格的标准,就是考生文化水平,达到蒙学先生的程度。”

    考官开始批改试卷,每一份试卷,都由三名考官批改。

    试卷的成绩,会被另外记录,由主考官进行统计。

    三名考官给出的分数差距太大,就会有主考官重新审核这份试卷。

    尽量保证试卷不会因为某一个考官的喜好,给出太低或太高的分数。

    ……

    六月十八,经过三天时间紧急批阅试卷,初试的成绩已经公布在招贤馆门口。

    红纸黑字,按照人名和籍贯排序,贴了一整墙。

    杜源和一群朋友,在找寻着自己的分数。

    他很快看到自己的籍贯和名字。

    汉中褒县杜源,98分。

    这个分数他非常满意。

    他身边一名考生,看到自己的分数,疯狂的大吼道:“这怎么可能,我怎么才五十八分。

    只差两分,竟然只差两分,老天为什么这么对待我。”

    这名考生哈哈大笑,状态疯狂的跑出去。

    杜源知道,这人受到巨大的刺激,心态已经失常。

    他之前每一次乡试,都能看到因为中举或是不中举,导致疯癫的情况。

    杜源看到自己身边的考生,大部分都过了及格线,获得笔试的机会。

    他心中有些紧张,官位一共就这么几个。

    现在这么多人竞争,实在是太多了。

    他心中琢磨,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尽可能排除一些竞争对手。

    杜源面色和蔼的说道:“兄弟们,大家已经过了招贤馆的初试,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统领府的招贤馆,它和大明朝的科举完全不同。

    大明朝科举之后,我们需要熬很多年,等待官府出现空缺。

    谁都不知道,自己有机会补上哪一个缺。

    统领府不一样,招贤馆的笔试,都是由各个不同的衙门负责出题。

    每个衙门的笔试和面试,题目都是不一样。

    衙门的考试时间基本相同,选择其中一个,就不能选择第二个。

    大家都已经想好,要进入哪一个衙门了吗?”

    一名矮胖的考生最先说道:“我顾平安要进工部,我太祖爷爷以前在川渝地区修过水利。

    我们家传书籍,有专门讲述水利修建。”

    杜源看了眼这个人,他露出真诚的笑容,这人不是他的竞争对手。

    有第一个人开头,很多考生都说出自己的意愿。

    杜源在暗中统计,绝大部分考生,都准备进入吏部和户部。

    这非常正常,吏部和户部的官员最显赫。

    吏部管理官员升迁,隐含的权力非常大。

    户部哪怕被拆分,依然负责管理民政,最容易出政绩。

    杜源看过统领府的资料,三法司只能在自己衙门内部升职。

    上升途径已经被限制死,也没有成为封疆大吏的机会。

    这三个衙门,要求还巨高,不懂刑律不可能加入。

    工部太苦,油水还非常低。

    卫生部和教育部,完全弄不明白,这两个衙门的作用。

    杜源理想的去处是吏部,也是报名人数最多的部门。

    ……

    宋康年找到自己的分数,六十六分。

    惊险的度过及格线,可以参与各个衙门的笔试。

    看统领府个个衙门,他比较属意参谋部。

    宋康年向报名的小吏,提交他报名的衙门,准备等待笔试。

    小吏迟迟没有给宋康年发放准考证。

    宋康年等的已经心烦,准备催促的时候。

    小吏带着笑容,道:“这位兄台,你无法参加接下来的笔试。”

    宋康年面色大变,直接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要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要不然这事没完。

    不是通过初试之后,人人都可以参加笔试。

    外面白纸黑字写明白,是你想修改就能修改得了。”

    小吏连忙道歉:“这位兄台,稍安勿躁,怪我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您直接跳过笔试,参加最终的面试。

    这是您的面试通知书,按照上面写的时间,来参加面试就行。”

    宋康年非常疑惑,他为什么和其他人待遇不同。

    打开面试通知书。

    他看着通知书上面的内容,久久没有言语。

    【面试者:宋康年。】

    【所属官衙:太常寺。】

    【面试官职:太常寺卿。】

    【面试时间:六月二十二日。】

    【面试人:苏河。】

    简单的几行字,透露巨大的信息量。

    面试通知书上面盖着统领府和苏河的大印。

    在汉中城,没有任何人胆敢伪造这种官印。

    宋康年很庆幸,却又对自己的命运感到迷茫。

    他没想到因为一场偶遇,自己又瞎吹一通,直接进入苏河的视野。

    自己的未来,只能是管理佛道的官员。

    他理想中的官职是谋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宋康年想要放弃,却又舍不得,这可是正三品的官。

    他拿着面试通知书,纠结的走出招贤馆。

    ……

    一群女子,围住曲清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曲清漪立刻让她们安静下来。

    “姐姐们,我们全部没有落选,安全通过招贤馆的初试。

    但这只是开始,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要真正进入统领府当官,哪怕是一个小吏。

    这样姐姐们在家里,才能不会受到欺负。

    我听王文君姐姐说,苏统领本来想让我们当小学老师。

    但一些官员强烈反对,他们说天地君亲师。

    师者的道德必须高尚,他们无法接受教育自己孩子的老师,德行有重大缺陷。

    如果选择我们这些人当老师,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抵制小学。

    汉中城的百姓,也上万民书反对这件事。

    苏统领看到报名的考生,足够满足小学老师的需求。

    他同意设立准入门槛,想要当老师,必须考核德行。

    但苏统领没有剥夺我们当官的机会。

    王文君姐姐告诉我,卫生部非常缺女郎中。

    我们不会医术,也能考中卫生部。

    卫生部会派郎中教我们医术,绝不会医术,也能当一名护士。

    护士也属于一名小吏,享受统领府的官吏待遇。

    干好工作,有机会获得提拔。

    这个岗位工作轻松,方便照顾家庭和今后的孩子。

    最关键,它的竞争非常小。

    我听王文君姐姐说过,那些臭男人,很少会竞争这个岗位。”

    曲清漪看到姐姐们,认真思考她的话。

    能听进去的人,她们今后生活,肯定会轻松许多。

    真有想考其他官职的姐姐,曲清漪也没办法劝阻。

    她自己也不准备当郎中,而是盯上秘书处的职位。

    这是最接近苏河苏统领的职位。

    从被解除乐籍那个时刻,曲清漪就下定决心要报答苏统领。

    铃音带着姐妹们,查看初试的成绩。

    “过了,过了,我竟然过了。”

    她身边不断响起阵阵惊呼声。

    独特的女子欢呼声,让周围的士子,都把目光集中到这里。

    铃音经过统计,只有七八个年纪很大,准备找夫家嫁人,不关心考试的姐姐,没有通过初试。

    其他姐妹,都通过招贤馆的初试,有机会进入统领府当官。

    “我就说题目很简单,以大家的水平,不用担心。

    姐妹们,我们回怡翠楼,商量去哪个衙门。”

    铃音带着一大群青楼女子,回到怡翠楼。

    怡翠楼已经关门歇业,成为她们备考的大本营。

    铃音她们刚回到怡翠楼,就有几名年纪小的女孩,把几张纸递给她。

    “铃音姐,这是之前离开的姐姐们,让我交给你的资料。”

    铃音拿过资料,扫了几眼,露出惊喜的神色。

    她给众人解释道:

    “姐妹们,这是之前离开的姐姐,在关心我们,她们收集到的资料交给我们。

    她们关系很广。

    有的嫁给统领府官员当小妾,有的嫁给世林名流当小妾。

    有的被士子金屋藏娇,有的和教坊司女子是好朋友。”

    众多青楼女子,她们都没有想这么多,没想到铃音竟然能联系到这么多人。

    “姐妹们,一个萝卜一个坑,报名人多的衙门,我们获得任用的机会就太少。

    有些岗位,还受到身份限制,没有任何身份限制的职位非常少。

    结合这些数据,适合我们只有三个衙门。

    首选是汉中报社。

    这个名为报社的衙门,大部分人都没听过,也不知道它是做什么?

    我翻看统领府详细的文件,留意过这个衙门。

    她就是采集一些重要的事情,用文章发布出去。

    职位是编辑和记者。

    姐妹们喜好传播一些事情,都能胜任这个工作。

    次选是卫生部。

    卫生部需要在乡里建立卫生所,需要的郎中非常多,学不会医术还能当护士。

    第三个是当秘书。

    统领府不让官员自己招募师爷,统一改为秘书。

    但我发现,官员的秘书都是男秘书。

    不知道统领府只给男性官员招募男秘书,还是之前没有女秘书。

    我们能适应这个工作,但尽量选择前两个衙门,不要去赌。

    姐妹们,如果有其他特长,也可以报名其他衙门。

    比如会算账,就去报名银行。

    了解刑律,去报名三法司。

    特别是刑部大牢,男女犯人分别看押。

    女牢非常缺管理的官吏。”

    铃音介绍完,好多青楼女子都围过来,让她帮忙推荐,自己适合去哪个衙门。

    ……

    李元正看着他的分数,100分满分。

    通过考试的人很多,但满分的人寥寥无几。

    李元正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骄傲,必须要选对衙门。

    瞎了一只眼的石溪,凑上来询问道:“李大哥,你准备报哪个衙门。

    我们都通过初试,相处这么多天,大家都信服你的能力。

    你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报哪个衙门,通过率大。”

    李元正思考片刻,说道:“传统的衙门,投降的官员和胥吏非常多。

    他们都是之前大明朝的官吏,平时作风,你们都了解。

    这些衙门相对其他的衙门,要显得古板。

    我们这些身体残缺之人,苏统领给了我们新生的机会。

    这些古板的人没有能力阻止,但在两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肯定选择传统的士子。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我们尽量选择苏统领新设立的衙门,或者传统势力不强的衙门。

    例如三法司、卫生部、教育部、银行、税务局、储粮局。”

    石溪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谢谢李大哥,我没有其他能力,但自认为能管住自己的手。

    我就去储粮局试试,感谢这几天李大哥的教导。”

    李元正看到石溪兄弟的选择,也为他感到高兴。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石溪兄弟在他们这群人中,可以说是水平最差的一批。

    但李元正相信,石溪兄弟的仕途,要比其他人顺利。

    “李大哥,你算账非常厉害,一定会选择户部、银行或是税务局。”

    石溪确定好他的选择,好奇地询问李元正去哪里。

    “都不是,我选择都察院。

    现在官吏腐化速度非常快,必须要有一柄利剑,及时把腐肉切除出去。

    我观察苏统领是很好的持剑人,我愿意做这柄利剑。”

    李元正被权贵欺负,导致他家破人亡,背井离乡。

    他就下定决心,与贪官污吏,斗争到底。

    ……

    崇祯三年,六月十九日。

    经过两天的报名,所有通过初试的考生,都选择完中意的衙门,拿到笔试的准考证。

    招贤馆笔试,正式开始。

    考生们已经知道,笔试的成绩极为重要。

    面试授予官职。

    根据考生笔试成绩进行排队。

    笔试成绩太低,面试排到最后,根本就没有好的官位。

    杜源走进吏部笔试的考场。

    他看到考生的动向,心里就凉了半截。

    所有考生,有四分之一进入吏部,四分之一进入户部。

    剩下的一半考生,才报名去其他的部门。

    杜源坐好位置,等待考官发放试卷。

    他很是疑惑,初试时候只是考基础知识,没有进行搜身。

    怎么到了笔试,依然没有搜身。

    等到杜源从考官手中接过试卷。

    他心中所有疑惑都得到解答。

    整整一张考卷,竟然没有一道题考试书五经。

    全部都是问答题,不要求答题格式。

    第一道题:身为吏部主官的你,正在审核一名官吏的资料。

    发现他的能力很出众,但风评极为不好,有传言说他在服丧期间逛青楼。

    请考生作答:是否提拔这个人,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道题:身为吏部主官的你,好朋友过来求情,想要给他指指通融一下,让自家侄子升迁。

    请考生作答:你的选择是什么?

    ……

    杜源看着一连十道题,每题都是十分,一共一百分。

    这些题目极为刁钻,都是身为吏部官员,可能遇到的问题。

    他猜测统领府想选择什么样的官吏,谨慎写出自己的答桉。

    ……

    曲清漪看着考卷上的题目,她陷入沉思。

    一共有十张考卷,上面写满了各个部门遇到的事件,都想求见苏统领。

    考试的题目,就是让她对事件进行排序。

    她根据自己的认知,还有和这几天与王文君交流,学到的知识。

    按照紧急又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原则。

    对这些事件进行排序。

    曲清漪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她终于把这一百个事件,全部排好序。

    曲清漪把试卷收好,交给考官,准备离开。

    考官接过她的试卷,又给她抱来一大摞资料。

    “秘书处,除了负责协助规划苏统领的时间,还要传达信息,负责审计各个部门的预算。”

    “这是今年三季度,工部水利司的预算。

    你把这个预桉审核完,它的真实结果,今天晚上正好出来。

    谁的预算最接近,谁的分数就越高。”

    曲清漪看着足足有半米高的资料。

    现在考试时间,还剩两个时辰。

    秘书处的考试也太难了。

    曲清漪咬咬牙,她一定要成功。

    曲清漪对水利根本一窍不通,她也不了解预算,只会非常简单的算数。

    但她根据自己的直觉,还有想象中的苏河会怎么做。

    对百姓有利的预算,曲清漪直接通过。

    有理有据的预算,曲清漪直接把预算砍一半。

    她看不懂的预算,全部否决。

    ……

    铃音看着面前的考卷,她露出轻松的笑容。

    这张考卷非常简单。

    让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现在汉中城,讨论热度最高的十件事。

    铃音下笔如有神,生动形象的写出,现在汉中城讨论热度最高的十件事。

    ……

    李元正看着身边不多的考生,他就知道自己选择很正确。

    三法司只能在内部晋升的规定,还有关于刑律的要求,让很多考生不想考三法司衙门。

    李元正看着三法司的考卷,全部都是关于刑律的问题。

    他早有准备,熟读《秦律》、《汉律》、《唐律》、《大明律》等各朝的律法。

    回答这些问题非常轻松。

    李元正从统领府给出的试题,他就能看出,统领府对法律的态度。

    第一点,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官员与勋贵也不享有法外特权。

    第二点,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条纹判罚。

    法不容情,不允许法不责众。

    这与大明县令判桉完全不同,这些大明官员判桉,几乎都是人情大于法理。

    没有几个县令知府,会严格遵守《大明律》。

    李元正看出这两点,他对之后的面试,就有了充足的准备。

    ……

    “这是什么烂考题,大爷不伺候了。”

    一名书生,直接把考桌掀飞。

    他立刻被维护考场秩序的巡检控制住,五花大绑带出去审讯。

    这名考生属于非常冲动的人,但弃考的人也有不少。

    他们把笔一扔,直接弃考。

    骂骂咧咧走出考场。

    “竟然不考四书五经,我寒窗苦读十几年。

    问我在汉水哪个地方修水库合适,这怎么回答?

    不考儒家经典,只考实务,这种是师爷和胥吏干的事,我又不用干这种事情。

    我们去当官,不是去做胥吏。”

    “君子不屑与胥吏为伍。”

    有人立刻附和。

    他在心中滴咕:“反贼就是反贼,改变不了他们泥腿子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