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塑千禧年代 > 章节目录 140 判断(二合一)
    2003年的2月,华夏农历癸未年,羊年。

    据东汉许慎《说文》所说,羊,祥也,有吉祥寓意。

    方卓今年这个假期过得颇为自在,他带家人做了遍体检发现结果无恙之后心情舒畅,带着大家逛申城、品美食、开恩佐上赛道、坐轮渡游黄浦。

    随后,又回老家祭祖。

    值得一提的是,福布斯富豪低调回县城的消息不知道怎么被传出去,惊动了本地政府进行接待。

    平时父亲不爱多说话,但他在返程路上忍不住感慨:“以前不知道县领导这么亲民,这么热情,还拉着合影,真是一辈子最光辉的时候。”

    “爸,你要是想更光辉,我还能想方法拉市长一起合影。”方卓觉得父亲的光辉比较容易满足。

    方同凝眉细想,还是摇头拒绝这一提议:“算了算了,别扭的很,要是我拉货拉得好,人家表彰我,那也行,这恨不得扒开你的兜掏钱……”

    “为了gdp嘛,正常,县里的态度其实还行,上回我去羊城,那边招商的不知道怎么知道我的消息,直接半路截我呢。”方卓笑道。

    “那你要投钱吗?”母亲赵淑梅问了一句。

    “老家其实没有合适的产业。”方卓想了想,“先给医院系统捐一批医用物资,再给学校捐一些需要的东西,至于投资嘛,先不急。”

    赵淑梅和方同都没对此发表意见,涉及到儿子的事业就由他自己来决定。

    一行人在元月十四返回申城,共度了一个元宵佳节。

    接下来关于家庭上的一件事就是新房的选择。

    原本方卓飞来飞去,一会京城,一会纽约,他自己一个人对住房没什么要求,再加上虞、苏、周都挑在这里买房,距离公司很近……

    那时候,这三位都拿到了挂号网股份的变现,他兜里却无比干净,也就跟着租在这里。

    现在能用的钱不少,可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多。

    方卓把这件事交给父母和舅舅、舅妈,连同恒隆广场上的门面装修一起作为他们在申城这座城市的切入点。

    他觉得人还是要做起事来会有比较有生活上的意义,这一点会在之后再询问家人的意愿。

    过了元宵,2月16,方卓昨晚和易科纽约通话,睡得比较晚,起得也就比较迟,他出了房间就瞧见一家人在研究申城的房产地图。

    “选着呢啊,浦东肯定升值。”方卓喝了一杯温开水,随口说道,“我今天出门,不回来吃了。”

    “去哪吃?”母亲赵淑梅关切了一句。

    “下午被领导喊着……好像是打牌。”方卓也觉得有些奇怪,今天是元月十六,老裘不知道整哪一出,“上午先去公司开个会,中午不回来,有事打我电话,小事找小王。”

    赵淑梅点点头,自知道福布斯到现在整整半个月,除了电话比较多,除了回家动静有点大,今天终于见到不一样的事了。

    她感慨道:“我儿有首富之姿。”

    “……”方卓把这称之为首富应激症,扭头对妹妹嘱咐道,“祺祺,你不是下去去交大么?有空就帮我留意留意微电子学院那边的消息,看看陈进教授的情况。”

    赵素祺稳稳点头,知道哥哥和陈教授有合作。

    方卓又和父亲、舅舅、舅妈打了声招呼,考虑了一下今日的行程,没开法拉利,选择了小虞的奥迪。

    上午和恒隆23开会,讨论了一番imusiiga基金和pl基金是有做准备的,因交付给李家资金的行为,基金吸纳了不少试探性的资产管理,每一笔都算不上太大,但加起来也很可观。

    这些钱除了股市、次债,这次也会顺势喝点原油期货的汤水。

    而且,因为miga基金落地浦东新区,方卓也考虑着吸纳一些国内资金来打响招牌。

    申城首富是个不错的名号,年前参加的申城市总商会则是个挺好的结交场合,2月的下旬还会有个副会长荣誉的当选。

    牌局继续,话题回转到企业发展上,方卓乐呵呵的聊着新浪和易科,桌上的另外三人则是记着年轻总裁的判断,打算用时间来验证这个话。

    晚上八点钟,方卓和刘肃毅一起告辞离开,把空间留给两位领导。

    “刘总,miga基金最近在原油上有操作机会,要不要投钱来玩一玩。”

    方卓上车前不忘发展客户。

    刘肃毅心中盘算了一下这位小方总和两位领导的关系,答应道:“方总,我对这完全不懂,小投个两百万玩一玩,怎么样?”

    他打算这个数字如果让小方总不满意,那就再追加一百万。

    “行啊,没问题。”方卓笑道,“这几天我问了几个认识的老板,最多的只愿意拿五十万,还是房地产赚钱哈。”

    刘肃毅心里答了一句,那是没瞧见你喊副头目“郑哥”的场面。

    他笑道:“方总要是愿意玩房地产,浦东的机会还是挺多的。”

    方卓摇头:“玩不来,我最近才打算在申城买房住。”

    “哈哈哈。”刘肃毅笑起来,这句话有点像是玩笑。

    方卓留了张miga基金在浦东的经理名片,将会负责200万华夏币的客户正式流程。

    这天晚上,方卓到家联系了《新民晚报》的主编,定了个月底专访的时间。

    他已经发现“申城首富”这个名头带来的直观效果,不说领导的注意,就说易科的出货量都忽然提高。

    以及,易科接到不少地方政府的投资邀请,表示可以有政策优惠。

    偶尔还有摸不清情况的,易科明明已经有工厂生产线,但愣是不知道那就是“申城首富”的产业。

    现在正是gdp这个词大放异彩的时候,方卓估摸着福布斯榜单上的不少人都应该会接到这种邀请。

    方卓多数都给予了婉拒,但像庐州这样忽然迸发热情的本省省会,他有些不太好推辞。

    为什么没在庐州置业、投资,这在假期中也被父母问过。

    方卓说了不少因素,但有个确实不太方便说,他觉得容易碰见彼此打过交道的人,但后来想想,如今道左相逢,谁又能认出现在的自己呢?

    2月中下旬,易科持续忙碌,医科则配合着二代身份证展开了规模颇大的实际应用。

    待到月底时分,方卓接受了《新民晚报》的专访,聊了互联网产业的光明前景。

    几乎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另一位对首富名号不忿的徐明昌也参加了东方卫视的电视台节目,大谈特谈,言语之间偶有提及互联网,看低它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