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塑千禧年代 > 章节目录 170 彼此真诚(二合一)
    茶香四溢,政商鱼水。

    会议室里一片各自思考的安静与祥和。

    按理说,按理说,一个如此大的半导体项目应该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这也很正常。

    临安这边接到消息,对晶圆厂有所了解后有立即挤出预算,数目是5亿。

    可是,随着来访总裁披露超出估计的100亿项目预算,己方的投资心理线就被击穿了。

    吴念毅对于市里财政再清楚不过,今年临安的全市财政预算支出是163.59亿,现在全年才过一半,预算进度已经有些花超了。

    就这5亿,也是左挤右挤才挤出来的。

    是,半导体项目很大很重要,但全市那么多领域,其它方面就不重要了吗?

    这边把钱痛痛快快的花出去了,其它方面怎么交代?

    医疗、交通、农业等等方面,全都需要钱。

    吴念毅稍稍放缓心情,笑着开了口:“我们临安肯定支持方总把项目落户在这里,不论是资金、土地、人才吸引、员工家属的安置等等,只要需要,我们就支持。”

    方卓欣喜点头,这就是故乡的味道。

    吴念毅话锋一转:“但是,方总,你说的这个地方投资,开口动辄就是一二十亿,这个一和二的差别可就大了,具体是怎么个章法呢?”

    方卓默默颔首,毕竟是第二故乡,理解。

    他沉吟着说道:“半导体行业的投入比较多,尤其前期采购的各种设备都很昂贵,这是真需要现金的事,一个晶圆厂不可能干到一半再等钱去买设备,风险太大,也很难留住人才。”

    “咱们国内本身就缺这个行业的人才,我们已经开始让猎头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宝岛、新加坡、日韩、美国,这些都需要资金。”

    “为了节省开支,我们的设备还会酌情采购二手的。”

    “所以,吴市长,现金确实比较重要。”

    方卓说出了切切实实的难处,不是他要狮子大开口,是这个晶圆厂就是吞金巨兽。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会议室里的氛围随着年轻总裁的一番话渐渐严肃起来。

    方卓说完理由,继续说这个投资问题:“如果换一个项目,地方投资当然越多越好,我可能恨不得100%都是地方上的钱,但晶圆厂涉及国际上的设备采购,我们必须引进外资来降低封锁风险,所以,这才定下了20亿的比例。”

    年轻总裁不打马虎眼,直接亮出20亿的要求,言下之意是还没多要。

    他能清晰看到对面的临安领导们不约而同的咽了口口水,知道这个数字可能是有一点点惊人。

    但是,没办法啊!

    方卓又喝了口茶,轻轻吐掉黏在嘴皮上的茶叶,叹息道:“我知道市里可能财政有些紧张,毕竟我们这个项目来得比较突然,社会在发展,各方面都需要钱。”

    孟祥禾凝重点头道:“确实这样,方总,你是在临安做过项目的,也应该比较了解咱们的情况。”

    方卓称是,微微皱了皱眉:“可即便这样,我认为半导体这个产业也是很值得花钱投资的。”

    当事情都重要的时候,总还是得有个排序。

    方卓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是如此看,但不确定临安这边怎么想。

    他只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试图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至于怎么寻找,那当然是看朋友肯出多少钱了。

    吴念毅和孟祥禾低声沟通了几句。

    方卓等了一会,重新介绍了一遍复旦大学副教授俞军的身份,由其来介绍半导体产业与晶圆厂项目的前景。

    他估摸着临安这边应该也找专业人士了解过了,但从自己这边的角度再来科普解说一下,顺便也是给对方思考的时间。

    副教授俞军丝毫不怯场,甚至还有些兴奋,他像是平常上课一样深入浅出的解释半导体和晶圆厂,又拿中芯出来举例,表示对行业发展的看好。

    他其实这一趟出任项目顾问没有过多的薪酬,现在也只是一名行业人员对未来的正常分析而已。

    中芯国际的发展真的给了国内行业从业者很多的信心,尤其,现在流传出上市的消息更令人振奋。

    副教授侃侃而谈。

    方卓趁着这时间观察对面领导的表情。

    他已经感觉出来临安在资金方面的吃力和慎重,要不怎么说在心里更倾向于羊城呢,那边的经济更发达,资金应该能更充沛。

    其实,要不是申城已经有了个年轻貌美的中芯,“冰饮计划”可以试着争取一下,那边不论人才、资金、城市发展、产业集群都是有笑的起身离场,临安这边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中午饭局,还会留下两位汇总下洽谈信息,让没出席的其他领导对此做个判断。

    也就在申城一行人与临安领导午餐时间谈笑风生的时候,早就等着的市财政等部门拿到最新的消息,对它作出评估。

    最主要的一条就是20亿的投资!

    20亿,一个项目!

    一个项目,20亿!

    简直就是胡咧咧!

    市财政的局长廖启梁听到这个数字当即就变脸,控制着情绪轻轻拍桌:“李市长,市里财政情况你是知道的,这方卓也太狮子大开口了吧!我们还把他当财神爷!我看他是把我们当财神爷了吧!”

    主持分析小会的是临安副市长李完这话并率先干了一杯酒,方卓就很被动,尤其,大家的眼光都瞧着过来,有意无意间都在等着表态,吴市长这种领导都这么主动这么给面……

    方卓只能举杯,笑着说道:“不说别人,我自己在临安就立即找到家的感觉,从申城来这边,这个半导体项目我是战战兢兢,唯恐做不好,唯恐手里资金不够撑不起来运转。”

    “临安的各位领导这么关怀、支持我们项目,我方卓打心眼里感激,这杯酒不能光我喝,来来,俞教授,曾老师。”

    方卓扫了眼自己人,说道:“这杯酒是我们项目组敬吴市长的。”

    整个项目组11个人都喝了一杯酒。

    方卓给自己满上第二杯,笑道:“这第二杯是我们感谢临安和浙江所有关心我们项目的领导,实在无以为报,都在酒里。”

    一群人第二次站起来。

    这一次,临安的领导们也回了酒,场面一时间好不热闹,关于现场表态也就马马虎虎的圆了过去。

    晚上酒局喝得稍多,但方卓一行人回到酒店又开了个总结会。

    临安这边的条件基本就很明朗了。

    投资7亿。

    土地免租。

    税收3+3,前3免税,后3减半。

    人才引进,省外国外的员工都有补贴,家属可以调配工作。

    银行方面可以提供免息贷款,本地临安银行和建设银行目前可以给出10+8的贷款。

    林林总总,条件比较多,覆盖了很多方面。

    团队里的大部分人都对此表示满意。

    “临安领导的姿态确实不错,匆忙之间给出这样的条件还可以了。”方卓总结道。

    柳洋洋颔首,今天见到的领导她都认识,却是第一次看到他们如此多的笑容,没想到第一天就挺顺利的。

    “但我们还是得去下一家看看,给出时间,让领导们不用那么匆忙,让领导们多多考虑。”方卓体贴的说道。

    副教授俞军正在喝茶解酒,一口茶水呛得连连咳嗽。

    方卓感慨:“主要还是这个钱啊,真是20亿难倒英雄汉啊。”

    讲师曾晓洋问了句:“真就要20亿吗?这是底线吗?”

    方卓瞥了一眼,没回答这个问题,只笑道:“曾老师,喝茶,你看你喝得脸都红了。”

    晚上的总结会结束。

    项目组第二天没有离开临安,行程是第三天飞往羊城。

    这第二天的时间,双方仍然在接洽研讨。

    等到方卓第三天准备启程飞往羊城时,来送机的市办主任匆匆接了个电话,对年轻总裁表示,市里的投资金额提到了8亿,税收则是4+4。

    方卓当即感谢,极其极其真诚的说道:“项目的多方考察不光是我的意思,我毕竟拉了其它机构,还得看他们的意见。”

    “但是,刘主任,你放心,我对咱们临安有感情,我方卓就是从这里干起挂号网,一直把这里当成故乡。”

    “不管怎样,我都优先考虑咱们临安。”

    年轻总裁带领项目团队登了机,飞向更高更帅更富的羊城。

    刘主任目睹他们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对左右感慨:“这个小方总还是可以的,有了项目也是第一时间来临安,说话做事都很真诚。”

    旁边的人点头道:“要不说,人家怎么这么年轻就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