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九章 · 枲华安居 九嶷后稷
    钧天月宫

    玄都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宫宇中,点缀在月宫上空的几颗星辰垂下清凉的光芒,在靠近月宫时被徜徉的月华吸收。

    “你是人族?”

    轩辕望向玄都,没有煌煌的气势,没有咄咄的质疑,也没有蔑蔑的耻笑,只有平淡的问题,如同两个初见的凡人,在进行再正常不过的交流。

    “是。”

    玄都肯定地答道。

    “罢了,道不同而已,多说无益,常仪既说想与你论道,你日后便随她在司月宫吧。”

    月宫之中,仙乐再次响起,玄都对着上首躬身一拜。

    后竹部族

    窗外,熊熊的篝火映照着一张张笑脸,后竹氏的人族在三位天仙的带领下郑重拜谢了风牧与孟宁,拒绝了竹音参加庆典的邀请,风牧在一座木屋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倒是孟宁乐得与人族玩耍。

    自来到洪荒,如今不过寥寥数年,他第一次有了真切的感觉。

    风牧知道洪荒的机缘所在,明白背后的危机暗藏,也处处思虑,小心应对,但说到底,他并没有将自己融入洪荒。

    原本的他本该随着洞真界化入归墟,如今本就是多出的一世,他甚至生出过,不管是谁在算计,安安稳稳在仙山,逍遥一生便是,大劫来临,死则死矣这种念头。

    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死。

    如贪狼、破军与龙神,皆是真灵存世,留有再生之机,不磨灭真灵,算不上完全消亡。

    但问题出在这里,他的真灵因为沾染了一幅大罗天中“羲皇开天”的画卷,人为的拥有了不灭的特性,如同“后天不灭灵光”。

    任谁想彻底磨灭他的真灵,需先散去这幅画,风牧自己都怀疑,一般的大罗都未必办得到。

    梳理着识海中杂乱的思绪,风牧不再猜测他无法揣度的大罗之力,窗外传来鼓槌敲击的声音和嘈杂的喊叫,反而让他的心平静了下来。

    风牧想起了还被他关在小洞天里的毕方,随手打开小洞天,将其唤出。

    赤青神鸟甫一飞出,就冲着风牧脸上喷吐火苗,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风牧笑了笑,抓起毕方的独脚,将它倒悬着摇晃起来,惊得毕方扑棱着的翅膀,赤色的纹路在空气中如同升腾的焰火。

    “前辈?”

    门外,传来竹音三人的声音。

    “进来吧。”

    风牧松开攥住毕方的手,看着他向窗外篝火飞去。

    “前辈,此番大恩,后竹氏无以为报,我等三人愿以前辈为师,后竹氏亦世代供奉老师。”

    回到族中后,节并、后照二人便以竹音未收,这次也是竹音开口。

    “你等眼中之劫难,却是我难得的机缘,一饮一啄,妙不可言,你等无需如此,我也无有收徒之念,亦不用香火供奉。”

    “若非前辈,我等族人不知何时才能脱此苦海,再造之恩,必不敢忘。”

    三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让风牧心有所感。

    “也罢,我虽无意收徒,但你等称我一声老师,也是一段缘分,我有《人道大荒经》中悟出的几道法门,传与你们。

    如今你们得以解脱自由,不受束缚,若你们有意,可迁徙往我洞府所在九嶷群山附近,依着沅水重建族地。”

    三人听闻风牧欲传《人道大荒经》中的法门,大喜过望,从初代造化人族,传到他们这里,早已不能随意感悟《人道大荒经》了,有机缘者不过感悟到寥寥数语。

    他们自觉资质有限,只怕无望金仙,但后辈弟子总有超越他们的,能让他们接触到适合人族的高深法诀,定然会有助益。

    “老师传法之恩,后竹氏铭记于心,但迁徙之事,我等还要与众族老商议。”

    风牧点头应允,知道他们说的族老便是他感知到的寿元无多的几位地仙,待三人走后,风牧挑选着适合传于他们的修行功法。

    竹音说的供奉风牧并不是没有心动,但他确实也不在意这三十余万人族的供奉,考虑之后,他想以此为契机,获得一个人道认可的尊号。

    炎天明夷域如后竹氏这般的聚落定然不少,他打算现将九嶷山附近的聚落整合起来,让他们更好的发展,并传下修行之法,成为这些聚合的部落的领袖——后稷。

    诸天时代,传说远古有神官后稷,司职农事,教民耕稼。

    风牧则欲要更进一步,聚合一个大部落——九嶷部族,然后定下这个部族的领袖称作后稷,不仅教导农事,还有畜牧,渔猎,甚至修行。

    若能协助人皇将功绩推广到大荒诸域,后稷定然能成为一尊人道神祇业位。

    不出预料,竹音回来告诉风牧,他们愿意前往九嶷附近定居。

    定下此事之后,风牧邀请孟宁与他一同回转苍梧山,他还记得孟宁身上还盘着自己心心念念的血水化作的血龙。

    告知了具体的迁徙方位与路线,留下一道传讯符,吩咐竹音等人安排好迁徙之事后可传讯与他,他会遣道兵力士相助,分批将族人迁徙往九嶷群山附近,建成居所后,他必然已整理好人族的修行之法。

    看了一眼在篝火中闹腾,与人族嬉戏打闹的毕方,风牧心中有了一番考量,不去理会,与孟宁腾云驾雾,不同于来时的急躁,悠然自得地往苍梧山而去。

    一路上,风牧询问着孟宁在四海和沅湘水中修行的见闻,听到的也只是些琐事。

    不久,苍梧山就已然在望,月光下的群山格外静谧,山中飞禽走兽都沉浸在月华洒下的灵气中,不时发出一声低吟。

    感受着浓如水雾的柔和灵气,孟宁拍散了一团聚如云团的灵气,四溢的灵光搅动了更多的天地灵力,化作阵阵清风四散开来,化成种种玄妙异象。

    或成青莲涤水,或成玉兔捧月,聚时如蛟龙吐雾,散时作星光熠辉。

    “果然是仙山福地,”

    孟宁赞叹了一句,沉吟间问了一个让风牧略感意外的问题:

    “我听闻大荒之中福地仙山不少,即便比不上道友的苍梧山,但依山傍水,总好过后竹氏如今居所,

    人族有黄帝轩辕、春皇太昊等大神通者,钧天之上,黄帝麾下有应龙前辈、常仪上神等大罗,大荒东域,春皇宫中亦有御日羲和、大将尊卢等大罗,

    为何不将大荒诸域人族尽迁往富庶之地?”

    为何?

    风牧了解到的,先有轩辕伐钧天直接驱逐了太一神系诸神,间接夺走了许多斗母时期星神的居所,征四海清缴了烛龙残部,镇压了烛龙之子猰貐。

    后有太昊与帝俊争大日于阳天,炼金乌使羲和证道大罗,也与帝俊神系结下因果。

    人族看似独霸洪荒,但暗中其实危机无数,来自不同先天神灵的敌视,曾被轩辕黄帝镇压的化形派的暗流,化生入人族的强大生灵对人道权柄的窥视。

    分散人族于大荒各域,既是防患于未然,也是对后进人族的锻炼与考验。

    但这些话自然是不能直接告诉孟宁的,风牧心思百转,但面色淡然地回应道:

    “与其期盼诸位大神通者的庇护,不如使人族人人自强,人族有大神通者,先天神灵没有吗?但如今呢,三皇之前独尊洪荒的先天神灵如今又在哪儿呢?”

    风牧的语气不咸不淡,但孟宁却听出了坚定的决心,他到底也只是好奇罢了,并没有细究根本,来到苍梧山洞真府中,就将问题抛在脑后四处探看起来。

    洞真府中的沅湘二水支流在风牧不在时已经被梳理完毕,水流的不远处开辟了不小的灵田花圃,不少奇石被点化的灵兽寻到,点缀在洞府道宫的四壁上。

    看见孟宁兴致盎然,在四周随意闲逛,知晓他的性子的风牧也没有多虑,想到自己前番的思索,人道神祇执掌大荒,化先天神灵为自然神灵必然是人道所趋,这坚定了他的决心。

    挥手刻下三个大字,三个道文在道宫匾额上熠熠生辉,风牧喃喃道:

    “自今日起,此宫名为——稷下宫。”

    苍天春皞域

    太昊凝望着高悬九天的月盘,原本就生机盎然的春皇宫在夜光下,似乎孕育着更加广博的生机,一花一草都吞吐着生命的气息,更加娇艳欲滴。

    “日晷走过几轮了?”

    “回陛下,七十二轮。”

    立在太昊身旁的句芒心头微动,随即答道。

    “九九为极数,乾元用九,天下则吉。着尊卢执符,前往钧天拜会轩辕皇兄,待九九之日时,请望舒平复月华,使大荒回归日月运转平衡。”

    “臣领命。”

    看着回转殿中处理各地传来事务的太昊,句芒有些忧心地抬头看了看九天之上。

    阳天之外,天外天深处,在沉睡中飞舞的金乌渐渐睁开双目,大日金焰在其眼中涌动,羽翼上光华暗淡的赤金花纹渐渐随着羽毛的起伏抖动,绽放出越来越盛大的赤金光芒。

    变天昆仑域

    广成子从八景宫中丹炉旁醒来,定住心神,发现宫中除了自己,只有两个执扇童子在吃力地给丹炉扇火。

    看见广成子醒来,两个童子连忙行礼,取出一道玉符,说是玄都走前留下的,吩咐待广成子醒来,他若未归,便将玉符交予广成子。

    广成子接过玉符,神念扫过:

    师弟得见此符,想来已无大碍,愚兄未归,必然是受困于九天,你且速归玉虚宫,传讯天外天,禀告元始师叔,九天有变。

    看完信息,广成子燃起道火化去玉符,出了八景宫便要往玉虚宫遁去。

    洒落在身上的月辉止住了他的去势,看向夜光笼罩大荒的明月,广成子心神凝重,这下,怕是不用传讯天外天,师尊也知道九天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