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十章 · 大江扬灵 传道授业
    苍梧山中,风牧满意地看着刚刚开辟的水池,池底用大量灵石构筑了层层法阵,以此沟通地脉与天地灵气形成循环往复,淬炼池中灵水。

    天上的日月运转已然恢复正常,此时正是日光垂落,直直照耀着池底。

    池边,立着一根石柱,上书“落星池”。

    一条血龙化入池中,顿时血水填满了池子,池底阵法运转,黑煞之气蒸腾而起。

    脱离水面后的黑气便成无根浮萍,在微风拂过后散开飘荡,在日光的照耀下快速消融。

    随着煞气消失,原本浑浊的血水变得澄亮起来,暗红色的池水倒映着池旁的景象,如同无暇的血色美玉。

    风牧已用天罡之法逆知过去未来,洞察血水之中因果。

    首先看见的就是龙神与贪狼、破军的大战,再往前隐约有其他道君的身影,身形各异,林林总总,不下百位。

    画面延伸到光阴的尽头,风牧似乎感知到了宏大的声音在说着什么,此处的因果线杂乱无序,相互交织却完全看不到起源。

    好似想到了什么一般,风牧斩断神念,终止了自己的探知。

    “咦~?”

    光阴的尽头,一道目光看向未来,却什么都没发现,扫视片刻,没有多做停留,收回了目光。

    半晌,复归平静的光阴长河又被那道目光扫过,在其欲更进一步时,一道威严的的斥声打断了目光,将其赶出了光阴长河:

    “无量天尊,道友过了。”

    发生在光阴长河中的交锋风牧一无所知,他只是借用了光阴神通,本身还做不到将自身神识沉浸在洪荒天地的光阴长河中游动。

    但他确定了血池中定然有大罗的道体血液,自己的探查或许已经惊动对方,所以他立刻抽身而退,断去杂念,不再思考有关的问题。

    句芒曾带来人皇的委托,事关阳天离恒域一位人族大罗,两者之间,或许有所联系。

    孟宁在帮风牧开辟好血池就待不住了,说是要在九嶷群山中游览,让风牧有事传讯与他,若是寻不到,便是他回去东海水府之中了,一直在沅湘修行,他也要回去看看。

    洪荒的传讯符并不方便,洪荒太大,而且灵气充裕又驳杂,使用传讯符距离近还好,一旦距离太远传讯被灵气搅乱,要么联系不到,要么对方接收到的就是“咿~咿~呀~呀~”的信息了。

    放下了遥远的问题,风牧在洞真府中用灵兽收集的山中灵材,又取了一些灵石、古木,炼制了一百零八位真仙道兵,五百位土灵力士。

    道兵可御使固定的神通术法,结成阵法威力不俗,护送后竹氏迁徙。

    土灵力士神智简单,不能用于争斗,却有推山填海之力,行于大荒,借用地脉之力,力大无比。

    后竹氏的准备已经完成,风牧将道兵力士遣去相助,便准备在山中闭关研究怎么从落星池之中提取适用的灵水。

    十年后。

    风牧从落星池血水中炼出两种灵水,一种中被他称作“忤灵血水”,专门污人元神真灵,歹毒异常,为风牧所不喜,但也保留了下来以防不测。

    第二种灵水最令他惊喜,居然蕴含丰富的晦明阴气,唤作九幽冥水。

    九天真水与九幽冥水,正全了第一次阴阳相合的所需。

    此时的洪荒幽冥虽存,轮回未辟,寻常是寻不到九幽冥水的,风牧原本打算对晦明阴气退而求其次,不追求品质,以量来弥补不足,如今倒是意外之喜了。

    出关的风牧也得知最后一批迁往此地的后竹氏族人已经快到了,便前往竹音等人为族群挑选的新的族地查看。

    “拜见老师,先前得知老师闭关,不敢打扰,弟子等人未曾前往洞府拜见,望老师见谅。”

    风牧对竹音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新的族地距沅水不远,附近物产充裕,但因为灵气弥漫,连野兽都有极其强横的实力,因此需小心巡防。

    族地建筑与先前类似,更优良的建筑木料让新族地更有生机,在风牧的计算中,一两代之后,后竹氏的人族体质就有明显改善。

    不远处的沅水奔腾,溅起的水花湿润了岸边的土地,有时一道浪头拍下,还有被拍晕的鳞甲类躺在岸上。

    看见的族人会呼唤同伴前去捡回这些鳞甲类,算是难得的食物。

    “在经常有浪头的河边,布置一个简单的束缚法阵,每过一段时间就遣族人前去看看,能被浪头拍晕的鳞甲类实力不会太强,不用担心挣脱。”

    “?”

    迷糊地看了一眼风牧,发现他在看往族地运回食物的族人,才明白说的什么,随即露出恍然的表情。

    “是,多谢老师指点。”

    竹音有些羞愧地低头回应。

    风牧没说什么,他们不过是被曾经的生活环境束缚了,能想到食用水中的鳞甲类已经是不小的进步。

    走完新的后竹氏族地,风牧就要回转洞真府,对一直跟随着的竹音吩咐道:

    “待最后的族人迁徙完毕,你与节并、后照来我洞府见我,我有事与你们分说。”

    不消几日,正在参悟《人道大荒经》的风牧打开山门法阵,竹音三人走了进来,随着他们一起的,还有一只飞舞的神鸟,正是毕方。

    “哩——”

    毕方才飞入山中,就扑向涧水,欺负在水边闲步的白鹤去了。

    稷下宫中,竹音三人盘坐在风牧下首的蒲团之上,聆听着风牧讲法,原本关于修行的种种迷雾豁然洞开。

    三人原本资质便不算多好,两位居心不良的星神传下的功法只求速成,损伤根基。

    此时已成定局,三人修为日后难有精进,金仙无望,但补足根基,明心见性,总是有益处的。

    宫中一人演法,三人听讲,香炉中飘起阵阵青烟,安神静气。

    随着风牧话音落下,听讲的三人陆续醒来,面上犹有意犹未尽之色。

    “这便是我传于你们的《周天炼窍法》,以经络穴窍孕养周身之灵,炼人身为周天,

    洞开周天之数的穴窍,形成内景寰宇,自身便是大洞天,功行圆满,便是天仙之巅,天资聪慧者有望阴阳三合,筑金仙道基。

    此法首重毅力,入门极易,修成极难,非有大毅力者不可为。”

    见下首三人眼中流露明悟之色,风牧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很清楚后竹氏现存的族人只怕都资质有限,又被恶神算计,因此传下的不是什么大道妙法,通玄神功,而是靠毅力与时间磨练自身的法门。

    当然,这也不是说此法修行一定极慢,有机缘者或是悟性绝佳者同样修行什么法门都能异于常人。

    只是如今的绝大部门人族远没有造化人族的资质,这类普适的功法正好适用。

    这不仅是给后竹氏准备的功法,也是为日后九嶷部族做准备。

    之后风牧又传下《九灵磐山诀》、《鎮椛湶燊功》,皆是一如《周天炼窍法》的修行真功。

    在三人记下后,风牧拿出几枚玉符,分别记载着《五行遁术》、《降龙伏虎》。《飞身托迹》、《飞沙走石》、《鞭山移石》等实用的神通道法。

    “你等回去后好生修行,教导族人,同时我遣山中被我点化的灵兽下山,助你们开辟灵田,

    此地灵气充裕,土地丰饶,你们仔细寻找普通族人可以食用、且可以大量种植的植物、果树。”

    将这些话仔细记下,三人起身下拜,告辞后回去族地做种种安排不提。

    风牧没有立即将耕种、渔猎等知识全部教给后竹氏,比起直接给出所有的结果,他更希望人族能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所以要留时间他们适应并改造新的环境。

    将灵兽遣下山助后竹氏开辟灵田后,他便准备继续闭关百年,九天真水与九幽冥水都已经准备充足,正该进行第一次阴阳相合。

    宫门紧闭,山中乘御阴阳离合大阵运转,苍梧山四处弥漫相互牵制的阴阳二气。

    先天法阵得天独厚,产生的阴阳二气周转的环境,正适合完成阴阳相合。

    风牧盘坐在准备好的合灵阵中,二十四滴九天真水与二十四滴九幽冥水分别围绕着他静静旋转。

    相互溢散的阴阳之气漂浮在闭目宁神的风牧周身,互相拉扯又互相交融。

    衣袍震荡间,紧闭的双目豁然睁开,一道精芒闪过,旋转的水滴纷纷射向风牧。

    随着最后一丝阴阳之气被纳入体中,体内的水滴在经络中炸开,化作磅礴的清灵阳气与晦明阴气。

    清灵阳气甫一出现,便向顶门天灵冲去。

    同时,晦明阴气也急速下沉,两种气息相互远离。

    风牧调动积累好的雄浑法力,又有合灵阵作为助力,阻拦住体内分离的阴阳二气。

    以大量的法力作为容器,将清灵阳气与晦明阴气一并纳入其中,催动法力,让阴阳二气相互交融。

    一时间,风牧面上青红二色闪动。

    法力牵引着不安分的阴阳二气在周身经络不住循环,在游走了二十四个周天之后,阴阳二气平复下来,开始相互交融。

    风牧在阵中枯坐数十载,体内传来一声低吟,最后一丝阴阳二气交融成功,体内的法力带上了一片迷蒙混沌之色。

    新生的法力流淌在四肢百骸,洗炼着天仙道体,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肉身明显强了三分。

    不过风牧本就不以炼体见长,最大的进益还是法力修为。

    施展游神御气,风牧久违地体会到了神游太虚的感觉,不过到底未成金仙,在苍梧山转了一圈,又去看了看后竹氏的近况后,真灵又回转道体之中。

    道体轻盈地凭虚御空,正是能够使用游神御气后带来的天赋,不需再用法力催动便可遨游天地。

    体验了一番,适应了自身的变化后,风牧取出元屠剑胎。

    现在还无法炼成血道凶剑,但也能借剑胎之力,炼制一把不俗的利器。